在醫藥物流上,通化市更有大手筆。剛剛竣工的長白山醫藥物流中心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占地面積1.6平方公里。依托這個中心,通化市承辦了首屆中國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這必將極大地推動我國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對拉動區域經濟、擴大流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長白山醫藥物流中心掛牌當日,中國中醫藥產業展覽交易基地即在此落戶。該基地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批準立項,其將與長白山醫藥物流中心一起合力打造立足東北、面向全國的現代醫藥物流平臺,成為我國中醫藥產業產品、技術、信息與資源的集中展示交易基地。
在加快發展商貿市場的同時,金融、技術、人才、勞務、信息、咨詢等市場也得到蓬勃發展。先后實施了包裝印刷產業園、萬合影像婚慶基地等一批文化產業項目。還啟動實施了英額布康樂谷、龍?溪谷滑雪小鎮、白雞峰等120個旅游項目,打造東北重要旅游目的地。在金融服務上,積極引進和設立各類專業引導基金、PE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拓展金融服務。
謀求宜居宜業——打造和諧山水城市
通化是被群山環抱的城市,渾江中流,臨水設城,依山而建,素有“北國山城”之稱。經過多年來的持續建設與改造,形成了“江上出平湖,高樓園中建,山水城相依”的新景象。
始終把加快城市建設、提高承載能力、改善人居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立足于前瞻性、發展性和戰略性,提出了建設東北東部地區中心城市和中國北方宜居山水城市的奮斗目標。
在市區建設上,通化每年都確定10項城建重點工程,以大開放、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全新姿態,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通化老城區“整體翻新”的工作目標。 2012年,通化市區改造棚戶區61.5萬平方米,“暖房子”改造370萬平方米,同步改造陳舊供熱管網200公里。完成了部分老舊小區地下排水設施和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北出口改造全面竣工,江南新區路網改造、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如期完成。解決了東嶺、西山等區域1.8萬戶居民全天用水問題,新增煤氣用戶6000戶,亮化黑樓道300棟……
五年來,市區投入資金167億元,實施了舊城改造、新區開發和新城建設等重點工程50多項,目前,江南商貿新城和灣灣川生態新城在加快建設中。啟動了國家級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四城”聯創。通化市也先后獲得了中國人居環境獎、聯合國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范城市、中國低碳生態先進市等榮譽。
在縣域發展上,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通化先后進行了縣城所在地和重點鎮規劃建設,強化山水園林特色和健康產業特色,工業園區,構建城鎮體系。如今,“小江南”集安、“一城柳色半城河”柳河、“兩江八河”通化縣、商埠重鎮梅河口等城鎮各具特色。五年來,縣域全口徑財政收入平均增長3.1倍,梅河口市達到26億元,集安市、通化縣、柳河縣、輝南縣和東昌區均過10億元。二道江區列入全國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試點、全國首批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試點。(記者 丁陸洋)
實習編輯:李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