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京市人口計生委、統計局完成的“關于人口空間布局優化專題調研報告”近日出爐。統計顯示,該市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數量達323萬,占全市總人口的49%。
報告指出,目前南京人口分布呈圈層式特征,人口密度從城市中心向外圍逐漸遞減。第一圈層(以新街口為中心半徑10公里以內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是第二圈層(距市中心10-20公里)的5倍左右,其中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1.5萬人以上)的街區大多分布在老城區,即城墻或護城河以內;密度次高(每平方公里3000-1.5萬人)地區,除了大廠地區外,都是緊鄰老城區的街區;密度中等(每平方公里800-3000人之間)地區,則基本涵蓋了上述以外的老市區;密度最低的地區主要為六合區北部、浦口區西部、溧水縣東部和高淳縣南部的農村鄉鎮。
2010年,南京市老城區平均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為3.24萬人,高于發展歷史和經濟條件較相似的杭州市2.3倍,也高于人口密集的北京市和日本東京市。在老城區中,有9個街道的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4萬人,其中朝天宮、建康路等街道超過5萬人,與國內外典型城市相比明顯偏高。(仲崇山)
來源:新華報業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