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首屆遼寧雷鋒文化節在沈陽繁華商圈——太原街隆重開幕。更讓人們興奮的是,在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發表52周年的前夕,沈陽雷鋒文化館在工藝美術商廈二樓正式對外開放,近200幅照片、千余件實物引起沈陽人的極大興趣。
沈陽太原街街道辦事處教育專干何卉向記者介紹:“撫順、鞍山、遼陽等地都有雷鋒紀念館,老字號太原街作為沈陽商業、文化的黃金地段,引進雷鋒文化館,填補了沈陽地區的空白,許多鮮為人知的雷鋒故事,很有現實意義,十里商業街要成為傳承雷鋒精神、文化的陣地。”
記者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的版圖上找到了雷鋒在沈陽的足跡——
雷鋒第一次來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掃墓;
“釘子精神”發源于沈陽北陵軍人俱樂部;
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的名言:“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產生在沈陽站;
雷鋒走進沈陽軍區長話女兵連;
1960年1月5日,雷鋒到遼寧實驗中學禮堂作報告;
1960年8月中上旬,雷鋒在沈陽市蘇家屯區姚千戶八一鋼鐵廠3天連續作了3場報告;
1962年2月17日,雷鋒在沈陽生生照相館留下了一張自己的軍人照;
1962年2月18日,雷鋒在東北電影院觀看了電影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1962年2月19日,雷鋒特邀出席沈陽軍區首屆團代會……
在沈陽太原街工作過的許多老同志,追憶中談到雷鋒當年來沈陽的“路線圖”:沈陽站—太原街—八一劇場。
“雷鋒曾來過沈陽新華書店和沈陽工藝美術大樓N次,買過鋼筆和筆記本等文化用品,那是一段美好的記憶……”
沈陽工藝美術商廈董事長陳松生說,在太原街舉辦雷鋒文化節其影響和作用非同一般,目的在于讓雷鋒種子在沈陽最時尚的步行街播撒,讓雷鋒文化在沈陽最繁華的商業街落戶,讓雷鋒文化館在沈陽最悠久的太原街扎根,讓古老的太原街融入雷鋒元素,傳承雷鋒文化。
由遼寧省雷鋒研究會、沈陽市雷鋒精神研究會主辦,百余家單位協辦的首屆遼寧雷鋒文化節,在全國首開先河。給雷鋒同志過一個盛大的文化節,這一直是“雷鋒人”的夙愿和夢想,現在終于變成了現實,應該說這是遼寧的創舉,這是一件大好事。
“挖掘雷鋒精神的文化內涵,為世人留下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并發揚光大,這是創辦雷鋒文化節的初衷。”組委會負責人高秀武向記者介紹。
首屆遼寧雷鋒文化節從3月3日開始,至12月18日結束。其間,各項活動異彩紛呈,包括學雷鋒圖片巡展、宣傳雷鋒萬里行……(記者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