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卡沒實名登記 丟了不能補卡
登記條件:身份證、密碼及1至3個月繳費發票全省重點清理“一證辦5卡”
一證辦多卡成為歷史 據東方IC
“我可以為您做一張和他人一樣的手機卡,您可以聽到他人通話,收到他人的短信……”、“恭喜您,您的手機被XX節目抽取為幸運觀眾……”相信很多人都收到過類似詐騙短信,而這些信息的源頭,絕大部分來自非實名的手機“黑卡”。盡管電話實名制已在遼寧實施一年多之久,但仍有不少手機用戶處于“黑戶”狀態。3月9日,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從省通信管理局獨家了解到,為防范和打擊不法分子利用非實名電話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推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省工商局決定在全省范圍聯合開展為期一年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
沒身份證識讀器難賣手機卡
所謂“黑卡”,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非實名,二是“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
根據《全省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遼寧省將強化電話“黑卡”源頭防范,并組織基礎電信企業建立違法渠道黑名單制度,對被納入黑名單的違法社會營銷渠道不得委托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并移交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其進行公示。自2月1日起,全省各基礎電信企業、移動通信轉售企業的各類營銷渠道為用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時,必須利用專用移動應用程序、核驗用戶身份信息,實現自動錄入用戶身份信息,停止人工錄入方式。同時,自2015年9月1日起,電信企業要求各類實體營銷渠道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讀器,在為用戶辦理電話入網手續時,必須使用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用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件,并通過系統自動錄入身份信息;不得委托未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的社會營銷渠道辦理電話用戶入網手續。
當天,沈陽聯通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與沈陽聯通簽約的代理商都已配備了二代身份證識讀器。
全省開查“黑卡”犯罪活動
記者了解到,省內各電信企業將對以同一身份證件登記5張以上移動電話卡為重點,通過核驗登記信息、進行回訪等措施,驗證用戶身份信息的準確性。對登記信息虛假、缺失、不準、不全并且在電信企業通知的期限內未補正信息的用戶,依據法律法規和服務協議限制向其提供有關通信服務。以沈陽移動為例,個人客戶一個證件登記超過5個以上手機號時,嚴禁辦理入網手續。
目前,省通信管理局已設立了遼寧省電話“黑卡”舉報電話(024-86581130),如果市民發現通信企業或其代理商銷售不實名登記的手機卡,可打電話舉報。經調查屬實后,省通信管理局將依法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話“黑卡”專項行動期間,各級公安部門負責依法處理電話“黑卡”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對涉嫌利用電話“黑卡”從事的違法犯罪活動及時進行立案偵查和依法打擊,對違反《刑法》規定,將用戶身份信息出售或非法提供給他人的電信企業及各類營銷渠道責任人,依法進行查處。
在執法檢查工作及公安機關辦案工作中,對發現的涉嫌違法犯罪的本地“黑卡”,省通信管理局組織電信企業依法配合公安機關查詢使用人身份信息,對無法查清身份信息的有關“黑卡”予以關停,并對流出渠道進行查處。對發現的涉嫌違法犯罪的外地“黑卡”,由省通信管理局通報歸屬地通信管理局處理,并將關停情況通報省公安廳。
手機卡非實名登記業務受限
對于2013年9月1日前入網的未實名老用戶,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要在其辦理新業務、更換移動電話卡時依法要求其進行補登記,并利用話費積分獎勵等方式積極主動引導其進行補登記。未實名老用戶進行補登記時,電信企業不得擅自加重用戶責任、要求用戶變更資費套餐等。
那么,如果手機卡不實名會有什么麻煩?當天,記者從省內相關運營商處了解到,從2月1日起,非實名用戶無法辦理除繳費、查詢話費以外的所有業務。此外,如果用戶不去辦理實名登記,一旦手機遺失時,將無法辦理手機卡補卡業務。
如果是代理商名頭的手機卡,用戶在辦理實名制登記時只需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用戶服務密碼和1至3個月繳費發票即可。
相關新聞:
800多萬沈陽人有千萬部手機
從兩萬元的大哥大,到人手一部的生活必備品;從1分鐘1元錢,到單向收費變為現實;從滿街喊“喂喂”,到4G網絡的飛速暢想……當天,記者從權威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沈陽移動電話用戶總量已突破1000萬戶,達到1054.2萬戶,同比增長6.2%,其中,3G用戶同比增長30.2%。按沈陽市總人口825.7萬人推算,如今在沈陽,平均每人擁有1.28部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