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反饋,將協調運營商為學生辦理銷號
律師表示,手機“校園一卡通”屬強制消費
“大一報到當天,學校就要求每名學生先交300元買一部新手機,大三之前不允許銷號,每月最低消費40元,其中還包括19元月租,明明我們自己都有手機,學校還強制再買一部,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3月18日,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的大二學生小李(化名)給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打來投訴電話。
不辦新手機“吃不上飯”
“大一新生報到那天,學校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需要花300元買一部新的中興牌手機。”昨日,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大二學生小李向記者反映。
“當時學校說要統一辦理指定的運營商手機和號碼,這部手機就像‘校園一卡通’一樣,在學校可以吃飯、洗澡,連借書都要刷新手機,否則日常生活將面臨諸多不便。”小李表示,當時同學們憑身份證都辦理了新手機,預存的300元其中200元是手機費,但要以每個月5元的形式返還,而且隔一個月一返還,另外100元是飯費。小李拿出手機告訴記者:“想不辦都不行,在學校總要吃飯啊。”
每月還有最低消費40元
據了解,這部手機除了可以“刷食堂”,還是學校的“門禁卡”、“圖書館借閱卡”,但小李表示,大一開學時,由于手機里有100元飯費,大家還都刷手機打飯,后來發現交現金也可以,而且食堂人員更愿意收現金,所以大家便不再向手機中充值。
其實,在小李接到學校錄取通知書后,媽媽就給她買了部手機,并且選好了心儀號碼。“新辦的手機每月要交19元月租,最低消費40元。我是外地人,寒假時一直沒用這個號,開學后發現欠費70多元。手機出故障還要花錢維修,麻煩不說,還浪費錢。由于拿身份證辦理,所以又不敢隨便棄用,真是鬧心。”小李越說越生氣。
可協調運營商
銷號辦“白卡”
昨日,記者聯系到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學生處李老師了解情況。李老師表示,這部手機是校方和運營商為了方便學生聯合推出的,因為手機除了打電話,還能實現校園一卡通的功能,但當時并未強制購買。
對于一些學生反映的手機沒用且浪費的情況,李老師表示,可以與學生處聯系,學生處將協調運營商為學生銷號,再為大家辦一張“白卡”,所謂“白卡”就是仍然具備校園卡的服務功能,但不會再扣手機話費。
“校園一卡通”
屬強制消費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有類似情況發生。昨日,記者采訪了遼寧正直律師事務所律師解兵,他表示,很多高校的學生也曾找到他交流過類似事件,絕大部分學校以“一卡通”手機將飯卡、借書證、門禁卡等多卡合而為一,通過對持機人權限控制,實現對校門、圖書館等重要場所的安全管理。其實,這只是運營商之間競爭的表現,在這場博弈中,運營商贏得了市場,但卻委屈了學生,屬于強制消費,學生可以拒絕。
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呂佳文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