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種啥樹居民自己選不擋光
記者:舊住宅區怎么綠化?
市房產局:首先是要求樹種達標,喬木5年生以上、灌木3年生以上,適合北方生長,長勢健壯,枝葉茂密。今年的綠化工作十分注重居民參與,綠化種植品種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見的前提下進行選擇,主要以居民喜歡的不擋光的灌木為主。種植地點根據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日常活動的廣場,休閑椅等周圍種植一些有遮陰作用的喬木,方便居民活動。
打開城市通風通道用規劃趕走霧霾
如何用綠色解決我們的“呼吸之痛”——霧霾?沈陽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嚴文復:沈陽需打破城市單中心的格局。如果城市像攤大餅一樣越來越大,內部密度越來越高,將影響城市通風和城市內部環境。因此要形成主城加副城的城市空間布局結構,在主城和副城之間、副城和副城之間,都設計綠化隔離帶進行隔離,把一整塊大餅打碎成一個個的組團,保障城市通風,讓新鮮空氣進入城市。
嚴文復強調,同時還需要控制城市的公園、綠地、游園、街頭綠地。通過國家強調的綠線剛性管理,來保證城市綠化空間的實施,使得綠化空間有地方建,并且均勻布局。
城市總體綠化結構
“三環”:環城水系、三環高速和四環快速路防護綠帶
“三帶”:渾南的沈撫運河、市區的渾河、北部的蒲河構成三條綠化帶
“四楔”:從東北、西北、西南及東南由外延伸到城市內部的生態楔形綠地,保證城市內部各個方向都有與大自然銜接
“南北綠廊”:沈陽的主導風向是南北向,打開南北通道以保證主導風向暢通南北運河衛工河建4萬米騎行圈今年開工
北運河(新開河)、衛工河、南運河,將連成一個可以騎自行車或健步走的大圓圈。
沈陽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具體來說,運河總長度為40268米。今年將實施運河綠道通達建設,完善運河沿線園路系統,翻建破損嚴重道路,拆除影響通達障礙物,并設置指示牌40塊,包括寧山公園、塔灣園、文藝園等。
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的“騎行大圓圈”主要建設在二環范圍內,騎行綠道路線起始于南運河陽春園,途經北運河,終點為衛工河的沈遼中路。在每個轉彎節點處,放置地圖形式的指示牌,讓騎行人更便捷、更好的選擇騎行路線。此外,還對綠道旁綠地進行補植,增設配套附屬設施,并對南湖公園設施進行完善。
背景解讀 沈陽為何要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至今國內尚未授予任何一座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稱號。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是比國家園林城市更高的“綠化國家標準”,由國家建設部自1992年發起,每年進行一次評估,采取城市自愿申報,建設部組織專家評議。該標準要求城市綠化覆蓋率應達到45%、綠地率38%、人均公園綠地12平方米。
申報城市必須是已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城市,沈陽在2008年獲得了該項稱號。目前首批試點城市包括:青島、揚州、南京、杭州、威海、蘇州、紹興、桂林、常熟、昆山。一些城市出臺了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綠色規劃,如成都計劃在2020年達到相關標準。
今年改造12個公園 新建6處林下兒童游樂場
今年,沈陽將對北塔公園、克儉公園、萬泉公園、雙河城公園、奧林匹克公園、黃海公園等12個公園實施提升改造。未來三年,沈陽將結合老舊公園改造實施20個公園的新建與改造提升。
沈陽市城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還將對南湖公園、科普公園、新樂園、怡靜園、共青園、寧山園的現狀林下綠地處,設置小型兒童活動場所,為兒童提供游樂設施,豐富兒童娛樂活動。具體來說,將鋪設塑膠鋪裝,上面放置游戲器具,周邊增加少量休息坐凳,選用灰色花崗巖邊石。
該負責人表示,新建的兒童游樂場將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綠色空間。在場地周圍栽植高大喬木,下層栽植各色花卉及草坪地被,一方面形成良好的綠化景觀效果,同時也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將兒童游樂區與其他活動區域分隔開來,保障兒童安全,也可以減少對其他游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