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已經與近30家歐盟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涉及能源、生物醫藥、物聯網、云計算等多個領域。”代伊伶興奮地說,預計明年成都歐盟項目中心還將促成5個國家轉移研發中心落戶成都。
去年,歐盟項目創新中心獲得歐盟委員會的批準,在成都設立歐洲信息與創新中心(ENN)中國西部中心,ENN覆蓋全球53個國家,擁有600多個技術轉讓和商業合作組織,以及超過100萬家成長型中小型企業,這些資源都足以支撐成都尋求歐洲的合作與發展機會。就在上個月,成都歐盟項目創新中心被科技部評為中歐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成為在國家層面上唯一一個對接中歐國際技術轉移的基地。“未來,在成都就能夠觸摸世界!”
小康成都 將更開放更國際化
成都日報:您心目中的小康成都是什么樣的?
代伊伶:國家富強、社會和諧、安居樂業。小康成都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富足,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的富足,人與人之間有親切感、信任感,市民更加自信、自豪。
成都日報:能談談您對建成小康成都的愿景嗎?
代伊伶:我覺得,成都實施“全域開放”戰略,搶抓全球產業加快轉移調整、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成渝經濟區和天府新區規劃等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建設開放型區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必將不斷優化國際化開放合作環境,全面提升開放程度。未來的小康成都,將吸引更多的國際組織、國際機構、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將有更多的資金和人才涌向成都,屆時,成都將更加開放、更加國際化,市民在這里就可以觸摸世界。
成都是未來企業發展必爭之地
成都日報: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是歐盟在中國的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項目創新中心。常年與歐盟企業主們打交道,根據您的所見所聞所感,他們對成都有著怎樣的評判和印象?代伊伶:歐盟項目創新中心是中歐雙邊政府共同支持搭建的國際合作平臺,是中國西部,尤其是四川省與歐盟進行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的綜合性商務合作平臺與技術創新和轉移平臺。選擇在成都落戶,是歐盟委員會經過深思熟慮的,西部城市未來的發展潛力、成都對整個西部市場的輻射力。事實證明,歐盟的選擇非常明智,截至目前,歐盟項目創新中心已成功引進40多家歐洲企業落戶成都,而且,不只是歐盟成員國家,還有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選擇了成都。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著力“向西”開拓發展空間的中國企業與積極“向東”尋找發展動力的歐洲企業都相聚在成都,成都無疑已經成為未來企業發展的必爭之地。
在與歐盟企業巨頭們打交道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很佩服成都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規劃和“五大興市戰略”。他們和我談到成都時經常這樣說:成都未來極具發展前景;成都宜商又宜居;成都具有創新活力,更具發展潛力!他們認為,必將有越來越多的歐盟成員國、商會、企業、金融機構把成都作為其參與中國西部發展、深化與中國共贏合作的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