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成都 國際化很重要
成都日報:您心目中的小康成都是什么樣的?
黃思遠:在我個人的理解里,“小康成都”首先應該是生態的,綠色的。成都是矗立在四川平原廣袤生態基底上的一顆明珠,不僅具有得天獨厚和不可復制的先天優質自然環境,還出臺了各項日益完善合理的城市規劃,將會迸發出更大的活力。
其次,“小康成都”應該是有社會責任感的。成都是個具有強大包容性的城市,這恰恰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城市的良好基礎。
第三,“小康成都”應該是和諧的。人居和諧,產業和諧,社會和諧,我能看到,成都在城市居住環境和產業規劃上花了很大的力氣,使空氣變得更加良好,建筑與環境也和諧相融,整個社會公平、和諧、自由、誠信、友善。
最重要的是,“小康成都”還應該是國際的。優美的生態基底、深厚的文化積淀、包容的文化融合造就了成都的國際化將來,而我本人和所有在成都工作生活的人們一樣,正在見證成都成為一個生態的,全面現代化、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成都日報:能談談您對建成小康成都的愿景嗎?
黃思遠:小康成都不僅是廣大成都人民的愿望,也是眾多來自異國他鄉、共同在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們的集體夢想。作為在成都工作和生活的香港人,我將從自身和企業發展角度,竭盡所能做好自身的工作,配合成都市的繁榮發展,共建小康成都。我愿和成都人民一起努力,將成都的城市品牌推廣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全球的人們更多地認識成都。
成都已成西部對外交流的“門戶”
成都日報:今年6月剛成立的“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成都”是西部第一家香港商會,其職責是什么?在成都加快推進現代化和國際化的背景下,對于成都和香港之間的合作起到怎樣的作用?
黃思遠:“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成都”的成立為香港和成都兩地加強交流合作提供了一個平臺,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我們商會希望與成都加強全面交流與合作,充分了解政策信息,深入對接投資合作項目,更好地為在成都投資的香港企業服務,也樂意幫助成都的企業到香港發展,開展雙向貿易投資合作。
成都實施“全域開放”戰略,加速推進現代化國際化進程。聯通世界的交通體系、承接世界高端的產業體系,還有不斷完善的具有國際化水平的生產、生活配套……無疑,成都已成為西部地區對外交流的門戶城市,未來成都也必將成為全國和全球產業、資本、人才匯聚西部地區的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