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芝麻香發現55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
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在座談會上與采訪團交流。
景芝酒業副總經理來安貴向采訪團講述了景芝酒業發現、研制芝麻香型白酒的歷程。
景芝酒業白亁機械化生產車間。
芝麻香型白酒是由景芝酒業首先提出,并經歷半個多世紀科研創立的中國白酒新香型。今天下午,“全國網絡媒體巡禮魯酒之香”系列活動采訪團來到第四站山東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景芝酒業),尋訪這家即將舉行中國芝麻香發現55周年紀念活動的企業的秘密。
機械化助力傳統釀酒工藝,50年鉆研終于發明出“芝麻香”
下午2點20,采訪團來到景芝酒業白亁生產車間,不同于之前的酒廠中工人們都是完全靠人力在工作,這里的工人們操作著各式的機械輕松地進行著糟料入甑、出甑、酒糟入池等工作。據工作人員介紹,1977年,景芝酒業在保持釀酒傳統工藝關鍵環節不變的前提下,在全國率先實現了釀酒機械化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成為藍本,在全國推廣。
隨后,記者團來到全國最大的芝麻香型白酒生產車間——景芝酒業釀酒二廠的芝麻香酒車間。在這里,芝麻香型白酒國家標準起草者之一、景芝酒業副總經理來安貴向采訪團講述了景芝酒業發現、研制芝麻香型白酒的歷程。
來安貴說,中國白酒共有11個香型,其中芝麻香型是景芝酒業發明的。1957年,山東省輕工業廳主管白酒的于樹民工程師到當時省內最大的釀酒企業——景芝酒廠考察指導工作。在品酒過程中,景芝酒中一股淡淡的芝麻香味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全國白酒第一次發現芝麻香。隨后,景芝酒業在全國專家的關心下,執著地研究了五十多年,經幾代人的努力,終于在2007年,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和景芝酒業聯合起草的芝麻香型白酒國家標準頒布實施,標志著芝麻香白酒獲得了國家認可。
來安貴說,芝麻香型白酒的特殊香味來源于以下幾點,首先是釀酒原料的不同。釀酒的主要原料是糧食,不同香型的白酒釀造時用的糧食種類和比例是不一樣的,芝麻香型白酒是以高粱為主,加入一小部分小麥和糯米釀制而成。其次,是生產工藝上的特殊性。發酵溫度、發酵時間、發酵容器都與其他香型白酒不同。再次是糖化發酵劑的特殊性:大(曲)、麩(曲)結合,多微發酵。其中麩曲單獨培養,是景芝的核心機密,這是其他廠家不具備的。最后是原酒儲存時間和勾調上的特殊性。每產出一批原酒都會進行分級,儲存半年后再次進行分級、儲存,至少儲存三年后才會勾調成商品酒,成分保證了芝麻香型白酒的品質。
振興魯酒是景芝酒業的使命,打造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
據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介紹,作為魯酒骨干企業,培強做大白酒產業、振興魯酒是景芝酒業的使命,近年來,按照“十二五”發展戰略規劃,加快芝麻香產業壯大發展步伐,景芝酒業加大技術科研投入,做好芝麻香產、學、研、用等工作,對芝麻香系列產品進行提檔升級,提升了魯酒高端品牌市場競爭力。在擴大產業規模,酒文化打造上提出了建設景芝生態釀酒產業園、齊魯酒地文化產業園兩大園區和“山東是白酒發源地之一,山東白酒發源地在景芝”的挖掘工程,創造性地提出以中國古代大舜為“中華釀酒始祖”的學說和“齊魯酒地”的理念,建設集生態窖藏、文化旅游、酒文化體驗、酒類交易于一體的酒文化綜合平臺,為實現“中國北方生態釀酒第一鎮”積淀雄厚的基礎。
來自天津網的記者問:“面對白酒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景芝酒業是如何應對的?景芝酒業在全國市場開拓方面有什么樣的策略?”
劉全平答道:“競爭也是機會,未來幾年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面臨的競爭一方面來自山東白酒之間,面對這種競爭,我們3年之前就確立了‘超越’的理念來應對。對內超越自己,對外超越則體現在錯位、差異化措施。我們在省內看清自己、讀懂別人,別人做的我不做,我做的別人做不了。競爭的另一方面來自現在全國高端白酒品牌向中低檔擠壓,全國二線酒業紛紛搶灘山東,與景芝酒業展開激烈競爭。這也讓我們更好地思考、學習別人的長處,我們有責任引領魯酒面對競爭,不斷創新。所以說,面對競爭,我們有準備有措施有心態。”
劉全平說,全國化是一個大課題,想做全國化要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實力。景芝酒業的全國化理念是品牌高端化、區域板塊化、市場規模化。三年前,在全國部分市場進行布局,未來將要花三五年實現一定程度的全國化。
會后,景芝酒業董事長劉全平、大眾網副總編輯姜長勇、山東省輕工業協會信息中心主任方蘇共同按動水晶球,舉行了中國芝麻香發現55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