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跌價穩的同時,房地產市場的庫存也在不斷增加。據渣打銀行測算,目前,35個大城市房屋庫存相當3個月銷量,這一數據在今年下半年很可能繼續增加。而據北京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截至7月14日,北京新房住宅存量已達10.8萬套,逼近11萬套大關。“這個數據意味著在不新開盤的情況下,按照之前半年的平均銷售水準,目前市場可售房源可供銷售近15個月……”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說。
未來走勢:新問題不斷,變數重重
雖然面臨著宏觀調控和房地產調控的雙重擠壓,2011年上半年的中國樓市依舊不斷的暴露出一些亟待關注和解決的新問題。
7月1日,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布的報告顯示,排名前十位的開發商上半年的銷售金額,同比去年上半年暴增80%,遠遠超過今年1-5月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增長18%的平均水平。這似乎在暗示著,調控雖然在短期內抑制了整體的銷量和房價,但對于能夠給市場施加重要影響的大中型房地產企業并未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同樣,雖然半年內,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現了資金鏈緊繃的情況,但少數大型房企“不差錢”的事實依舊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市場如何規范?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怎樣籌集?如何遏制過快上漲的房租?怎樣避免調控政策在地方政府的執行過程中走樣?……新的問題給房地產調控提出了新的挑戰,也使房地產調控由限購、限貸、房產稅等宏觀層面轉向范圍更廣、針對性更強的“深水區”。
“既往的政策要繼續堅持,未來的調控要不斷創新以增加針對性。”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都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來源:新華網 編輯: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