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酒仙網”今年從北京來滬拓展華東市場,上海總部落戶嘉定區南翔鎮,這卻讓大客戶經理未林英面臨抉擇:不來上海自己將錯失職業發展機遇;但來了,何處安家是個大難題。
誰料公司給小未帶來好消息:“我們已向政府租了公寓。”事實上,今年當地10余家企業的200多名外來人才和白領,都通過政府租到了滿意居所。可南翔鎮今年既未新建也沒收購公租房,政府的房源究竟從何而來?
秘密就在于南翔鎮去年10月開始探索的“代理經營租賃模式”——當地閑置的農民動遷安置房約有2000套,共計近16萬平方米,政府通過公告公布代理租賃政策,向有意愿的村民租下閑置房源,統一收集后再委托一家專業物業公司裝修,之后以人才公寓形式向企業出租。目前,第一批收集到的120余套住房已全部租給了區域內的10余家企業,后續慕名而來求房的企業絡繹不絕。
在當地政府看來,這是“一策多贏”的妙招。不僅這種籌措人才公寓的方式不需要額外土地指標,而且也滿足了流動性青年人才的住房需求,解決了企業的后顧之憂;最重要的是,當地閑置房的房東們對政府這個“大租客”很放心,統一租賃對于動遷小區的物業管理、外來人口管理和治安管理都有益。
但并非當地所有企業都有資格向政府租房。按照相關規定,必須是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同時企業規模和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才有申請資格。而且,此番政府出面做“二房東”,也并非是一件有利可圖的買賣。目前第一批收集起來供出租的動遷安置房,大都為80平方米左右的二室一廳,政府按照市場價格,以每套每月約1400元的價格向房東租來,之后再以每套每月800元左右的價格租給企業。政府其實已經在做“虧本生意”。而在此基礎上,還對“趣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樣處于培育期但發展潛力大或產業帶動作用強的企業,給予免收前兩年房租的優惠;對于“酒仙網”這樣年交稅超過800萬元的電子商務新興業態的企業,給予按每月每套只需支付600元的優惠。每出租一套公寓,政府反而要貼錢,是否不合算?
鎮黨委書記嚴菊明坦言,相比新建公租房,利用“代理經營租賃模式”開發的人才公寓其實更劃算。目前所委托的物業公司在收集好房源后,會予以統一的裝修,并與房東統一簽署5年合同。裝修費用和租金等所有投入加在一起,還不及建造相同面積房屋費用的1%。
在隨企業來滬當天,未林英和另一位公司女總監就被安排住進離公司僅10分鐘步行距離的“永翔佳苑”。企業預先購置了電器、家具,因此兩位白領只需拎包入住。但她們還是特意選購了紅地毯和一個貓爪沙發,以此慶祝她們在上海奮斗生涯的開始。而在同一個小區,矢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技術骨干趙鯤鵬也終于通過這種方式租到臨近單位的房子,每天上下班時間從之前的近3小時縮短為15分鐘。
由于這些來自企業的房客多為30歲以下的白領,因此物業公司每月還要定期抽查,保證每套住房限住兩人。對其中衛生不合格或存在消防隱患的房客,物業公司還會向房客所在公司通報,責令限期整改。由于目前人才公寓需求突出,因此嘉定計劃今年在全區推廣這一做法,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企業運作、多方共贏”的原則,未來會收集更多包括動遷商品房在內的各種閑置房源,讓更多青年人才愿意來、留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