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文藝評論重鎮雄風
文藝界人士指出,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曾是全國文藝評論的重鎮,為新時期文學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眾多文壇名家、文學力作,在上海的媒體報章上引發轟動效應,在當代文學史上留下印記。
回顧昔日輝煌,上海文藝評論界頗有緊迫感,但展望未來,更多的還是期待繼續重振這座文藝評論重鎮的雄風。
著名編劇、中國劇協副主席羅懷臻說,要恢復上海在文學評論上的影響力,不僅要拿出“訴諸文字”的評論作品,而且也要重建“上海的眼光、上海的票房、上海的趣味”,鑄就一座城市的審美眼光,那是一種看不見的評論。
事實上,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設立文藝評論專項基金這一創新舉措,已經對上海文壇產生了積極影響。近來,一些上海優秀原創文藝作品得以脫穎而出、受到全國關注;不少國內優秀的文藝創作,競相來到上海展開研討、相互取經……上海還發表和刊登了相當數量具有全國影響的文藝評論佳作力作。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振興上海的文藝評論重鎮地位無疑還需要更多探索與努力。
“文藝評論專項基金已顯見成效,持之以恒,可以拓展園地、發現人才、促進評論,這是繁榮文藝的根本。”市府參事、文藝評論家毛時安感慨說。
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振武是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的理事長,他說,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的設立正成為加強和改進上海文藝評論的契機,上海一定要打造一支堅強有力的評論隊伍,重振上海評論的雄風,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