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烏魯木齊已快15年了,可在迪力夏提爸爸的心里,從沒有停止過對上海、蘇州兩地幫助過自己的房東的想念。如今,自己的年歲也大了,更加懷念過去,想在有生之年再能見到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當迪力夏提得知“萬個故事獻祖國”這一活動后,為了圓父親的心愿,想通過媒體尋找當年給予爸爸幫助的好人。迪力夏提稱他們為“外公”。
1月8日,在烏魯木齊迪力夏提的店內,他的爸爸圖爾貢江·毛拉為記者講述了自己帶著家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蘇州兩地為了生計而奔波的故事,自己現在能有這樣幸福的生活,都得益于他們的無私幫助。
“如果沒有他們,我的爸爸可能還睡在上海的公園、廁所里,靠撿廢品謀生。我們一家也不可能掙上錢,回到烏魯木齊買新房子,更別說我和弟弟能夠上大學,有了自己的事業?!庇捎诎职值臐h語表達不是很好,迪力夏提替爸爸表達內心的感激。
在店里,圖爾貢江·毛拉克制不住地邊用手比劃,邊用不熟練的漢語一點一滴回憶著過往的種種,一提到這兩位恩人,已近60歲的老人,淚水仍然抑制不住地流出。
1999年,迪力夏提一家回到烏魯木齊,由于期間搬了幾次家,將當時記錄“外公”們所有信息的筆記本丟失了,從此失去了聯系。前幾年爸爸還特意去上海、蘇州當時生活過的的地點找尋他們,可是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當時的房子早已不見蹤影,而他的恩人,更不知去了何處?
而在爸爸的心里,那兩個熟悉的地址從來沒有忘記過。
迪力夏提的爸爸回憶,蘇州的外公叫王金達(音譯),當時家住江蘇省蘇州市關東大隊6隊,時年六十二、三左右歲,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的岳父當時是關東大隊的書記,“他把我們一家都當親人,還把我的孩子們當成自己的外孫一樣疼愛。”
不過,可惜的是,由于時間久遠,爸爸又不會漢語至今都講不清楚上海房東的全名,“當時上海房東的家住在上海龍華區西臺樓57號,我叫他小蔣(音譯)。“
現在,看著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迪力夏提的爸爸更加懷念這些內地的親人。一次無意間聽兒子講到了“萬個故事獻祖國”的活動,了解到它的宣傳覆蓋范圍是面向全國的,迪力夏提爸爸就想通過此活動尋找當年的恩人們,在有生之年向他們表達感激之情。
故事講述
祖孫三代與馕的不解之緣
網店經營者迪力夏提的創業之路
馕,是新疆維吾爾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然而,對于迪力夏提一家來說,已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食物,更成為他家祖孫三代賴以謀生的主要物品。
當年爺爺騎著毛驢四處賣馕,爸爸年紀輕輕就獨闖上海靠打馕養家,而25歲的迪力夏提,在三年前大學畢業時就放棄落戶大城市的機會,回到家鄉自主創業開起了網店,用鼠標把家鄉的馕送到了全國各地。如今,他的網店已在業內小有名氣,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用迪力夏提的話說,這就是“命運”。
父母內地打馕獲得房東幫助
迪力夏提的爸爸圖爾貢江十幾歲時就獨自在上海謀生,后來又前往蘇州發展,當時都是身無分文,是上海、蘇州的好心人給予爸爸幫助,才最終開起了打馕店。
后來,爸爸帶著全家再次來到上海。當時只帶了200元,到了上海,除去路費已所剩無幾。父母們不懂漢語,又無親無故,如何在上海立身?他們碰到了人生中的好人,也就是迪力夏提講到的上海外公。上海外公,其實就是迪力夏提父母的房東,看到圖爾貢江拖家帶口來上海,非常不易,就幫他們找地方安攤位,買面粉。馕坑有了,這一家人的生活也就有了希望。
轉眼迪力夏提到了上學的年齡,爸爸想讓迪力夏提回喀什老家上學,可媽媽死活不同意,又是上海外公托人幫助他們辦理相關手續,終于讓迪力夏提上了學。
迪力夏提上三年級時,全家又搬到了蘇州,在“蘇州外公“王金達的幫助下,迪力夏提進入蘇州齊門小學就讀,
“我那時來蘇州時也就不到二十歲,他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后來就把我認成干女兒,迪力夏提一直都喊他外公?!钡狭ο奶釈寢尶谥械倪@個他,就是說的王金達。
當時蘇州外公家有五間房子,就借給爸爸一間,讓他繼續打馕,“剛開始肯定掙不到錢,他就說等我什么時候有錢再給。“爸爸圖爾貢江說,打馕用的面粉也是房東用自己的糧票買的。直到一年多后,圖爾貢江掙了錢才把房租和面粉錢還給外公。
在蘇州外公家里這么多年,不論有什么困難,外公都會盡全力幫助他們;而圖爾貢江也會幫助外公去賣自家種的菜,外公的爸爸去世,圖爾貢江也像家人一樣參加葬禮。還和他們全家去游玩,完全融入到這個家庭中。
有了一定積蓄,父母還是想回到家鄉生活,1999年7月,迪力夏提五年級時,全家回到了烏魯木齊。回到家鄉的迪力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2007年時,迪力以598分的成績考入無錫江南大學商學院國際金融貿易專業。
“我曾經告訴媽媽,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無論在哪我都會做得很好,我兌現了我的承諾。“迪力夏提說。
放棄落戶大都市回到家鄉自創業
升入大學,迪力夏提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多思考,當班干部,結交更多新朋友,去企業打工,迪力夏提在不斷積累著自己的閱歷,“我們維吾爾族有一個禮節,就是第一次見面要與別人握手,所以,在軍訓時,我就與每個人握手,向他們介紹自己?!钡狭ο奶嵴f,在學校他一直堅持這個習慣,獲得學校很多同學的喜歡。
大學畢業后,迪力夏提本來已經應聘到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工作,戶籍馬上就可以落到廣州了,由于父母的堅持,最終他又回到了烏魯木齊。
在大學時,迪力夏提就有自主創業的想法,于是自己開了一家網店,剛開始以銷售干果為主。后來,弟弟在西南交通大學讀書,一次無意間給弟弟郵寄馕,讓迪力夏提萌發了在網上賣馕的想法。
由于迪力夏提賣的馕質量好,儲存時間長,備受客戶的喜歡,網店的生意越來越火,最火的時候光馕單筆銷量最多就達6000個?,F在,迪力夏提銷售的馕有白芝麻、黑芝麻、核桃馕等七、八個品種,都很受歡迎。
祖孫三代賣馕折射新疆大變化
迪力夏提給自己的馕注冊了商標“維亦都”,翻譯過來就是“承諾”的意思。
“這個承諾有兩個含義,一方面是對媽媽的承諾,另一方面是對用戶的信用承諾?!钡狭ο奶崃φf,開網店,產品質量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合作的企業、質量必須要過關。迪力夏提還自己設計了郵遞快件單標識,上面寫著“郵遞員您辛苦了,這位客戶對我很重要,謝謝您帶去微笑和優質服務”。
現如今,在迪力夏提的網店里經營的產品已多達300多種,每個月最低銷售額達到7萬元,店里不僅有馕,還有抓飯、辣子雞、進口食品等,迪力夏提想把各種新疆美食推薦給全國的用戶。
也就是在最近,迪力夏提無意間了解到,原來自己的爺爺以前也是賣馕為生,那時他趕著毛驢車四處賣馕,而爸爸坐著火車穿梭在城市之間賣馕,現在,自己則坐在家里用鼠標就把馕送到了全國。
“沒想到,我們祖孫三代都與馕有著不解之緣。我想這就是命運?!钡狭ο奶嵴f道,三代人三種不同的謀生方式,更折射出新疆的巨大變化,未來的生活也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