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徐家匯教堂旁邊的觀象臺嗎?曾幾何時,每當整點到來時,觀象臺上總會響起悠揚的鐘聲,整個徐家匯地區清晰可聞。如今,消失已久的鐘聲就要回來了。
記者昨日從徐匯區政府獲悉,目前徐家匯觀象臺整體修繕工程已經啟動,將重現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歷史風貌,氣象觀測鐵塔、報時鐘等將重新回歸市民的視野,修繕完成后還將建立氣象博物館,向定期市民開放。
重點修繕觀測鐵塔、大鐘
經常路過徐家匯的市民會發現,在徐家匯教堂邊上,有一棟三層高的羅馬式建筑風格的小樓,目前正在進行修繕。不過,可能不少市民并不知道,這棟建筑就是徐家匯觀象臺,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據介紹,此次修繕將以1930年的建筑外觀為基本形態,整個修繕的原則就是尊重歷史、還原歷史。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目前整棟小樓內部已經完全清空,修繕工作正在進行。預計整個修繕工程將在今年年內完成。
據介紹,此次修繕最大的亮點就是重現百年前的歷史風貌,觀象臺標志性的觀測鐵塔和報時鐘將重新回來。屆時,徐家匯上空將再次響起悠揚的鐘聲。
在徐家匯觀象臺的老照片上,可以看到頂端有個尖尖的鐵塔,這個鐵塔并非僅僅是裝飾,而是一個觀測鐵塔,上面安裝了風速風向儀,功能在于觀測城市的風速風向情況。后來隨著歷史變遷,鐵塔損毀了,如今的觀象臺頂端仍然可見當年鐵塔基座的石墩和鋼筋。
除了鐵塔之外,還有一個大鐘,當時不僅用來觀測預報,還有授時作用,整個徐家匯地區都可以聽到它準確的時間告知情況。
根據方案,此次修繕工程將重建觀測鐵塔、風速儀以及大鐘,讓觀象臺恢復成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歷史風貌。
將成免費景點定期開放
記者還了解到,徐家匯觀象臺修繕完工后,不僅僅發揮原有的氣象觀測功能,還將成為一個免費景點,向市民定期開放。
據徐匯區政府部門介紹,觀象臺建筑早在2004年和2005年就入選徐匯區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去年,徐家匯觀象臺舊址作為徐家匯天主教歷史建筑群的一部分,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而在徐家匯觀象臺修繕工程完成后,該歷史建筑將作為國家4A 景區徐家匯源的一個部分,發揮旅游景點功能,不僅將保留原有觀測研究,還將建立氣象博物館、天氣教室等定期向市民開放。
新聞背景
徐家匯觀象臺曾被譽“遠東氣象第一臺”
據徐匯區旅游局介紹,徐家匯觀象臺始建于1872年,最早是小教堂旁邊的矮房子,從1900年開始建造磚塔,從1908年開始變成鐵塔,并安裝了風速風向儀,功能在于觀測城市的風速風向情況。它是一座集氣象、天文、地磁等于一體的觀象臺,曾被譽為“遠東氣象第一臺”,中國唯一的百年氣候站,是中國近代氣象發展歷史的見證,其中包括1879年7月31日發布的中國第一個臺風警報就是它發出的。
徐家匯觀象臺被國際天文協會確定為標準時計處,曾于1926年、1933年2次參加國際經度聯測,連同巴黎、舊金山成為世界三大測量基準點。從1872年開建至今的100多年里,從未間斷過對上海氣象觀測的記錄,但由于觀象臺外觀歷經多次變遷,與當年相比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