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滑稽能否首登央視春晚的舞臺?對于所有抱有期望的人來說,今年無疑是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式的心情變化——2月6日,央視春晚首次聯排,此前已經過了節目終審的上海獨腳戲節目,意外沒有出現在彩排現場。這也意味著,上海滑稽沖擊春晚再次失敗。
兩個電話,兩種命運
兩個電話,兩次“宣判”上海滑稽今年登上央視春晚的命運。
1月26日,上海滑稽劇團副團長錢程接到央視春晚節目組的電話。電話另一邊的節目組工作人員告訴他,他和阮繼凱搭檔出演的獨腳戲節目通過本屆春晚終審。這個電話讓錢程一下子興奮起來,因為這意味著上海滑稽獲得了春晚“入場券”,將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此前,這個節目在春晚二審中亮相,現場“笑果”出眾。
2月5日,本屆央視春晚首次聯排前的最后一天。錢程再次接到央視春晚節目組的電話,這一次帶給錢程的則是“失落”。錢程告訴記者:“電話通知我們的節目改上元宵晚會。沒有說明任何理由。”之后的春晚聯排,代替他們的是苗阜、王聲的相聲。
南北文化,水土不服?
最后一刻緣何“失之交臂”?錢程坦言:“分析不出具體原因,讓我們上元宵晚會可見是認可這個節目質量的。節目的語言也改成了普通話,應該不存在語言的問題,可能還是欣賞習慣的差異吧。”
對于錢程所說的“欣賞習慣差異”,始終是一道橫跨在央視春晚和南方小品之間的鴻溝。以上海滑稽為例,在南方備受追捧,可一旦北上,便立刻“水土不服”。曾多次受邀參加春晚的上海籍小品演員嚴順開,在春晚舞臺上最終呈現的表演也屬于“南北大雜燴”,始終沒有展露上海滑稽的地方特色。
2005年春晚,王汝剛、豆豆、毛猛達的滑稽小品《你的鑰匙我的花》在第六次排演時被刷下。該小品編劇梁定東認為,小品落選,除南北地域文化差異造成水土不服外,揚“短”避長也是包括《你的鑰匙我的花》在內的上海滑稽小品的失利原因。“方言本是滑稽特色所在,改成普通話后,引笑效果大打折扣。”
繼續沖擊央視春晚
包括上海滑稽、獨腳戲等在內的海派語言類作品沖擊春晚,可謂屢敗屢戰。2005年折戟后,2012年,王汝剛又再度沖擊蛇年春晚,其領銜的小品通過了春晚二審,但在終審環節被淘汰。2011年,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名角呂涼擔綱主演的海派小品《調解明星》,也在三審時遺憾落選。如今,錢程的獨腳戲作品再次遭遇相似命運。
作為“過來人”,毛猛達覺得不必太過失落:“我們沒有必要抱怨上春晚怎么那么難。仔細想,上了春晚以后能立刻改變這個行當的現狀嗎?能立刻為我們帶來多少新觀眾?”錢程也坦言:“不用為上不了央視春晚叫屈,這個很正常。對于上海滑稽、獨腳戲來說,我們不會因為沒有上春晚就不演了。該發展的還是要發展,該演的還是要演,一切如常。”
盡管節目被春晚“拿下”,但錢程對這個節目很有信心:“等到元宵晚會,讓全國觀眾來檢驗。”他表示,這并不會影響他未來創作新的作品繼續沖刺央視春晚的可能,“現在被告知不能上春晚了,也是好事。這提醒我們在創作上要更努力,拿出更過得硬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