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3月9日消息:繼本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報名新政發布后,虹口區今年招生入學實施細則日前公布。其中針對公辦小學入學,虹口區首次明確,區內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這正是借鑒去年靜安區率先推廣的試點經驗。據悉,這一政策在多區的落地,主要為了遏制對于學區房的炒作,對于同一家庭的雙胞胎或二孩,不會影響其對口入學。
虹口區2015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方案顯示,在公辦小學入學安排上,學校應按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相對就近入學招生范圍和招生計劃,按照“相對就近、免試入學”的招生原則,招收轄區內符合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學。并首次明確,本區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
近年來,上海逐步擴大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子女居住地登記入學試行范圍。今年起,這一政策在本市全面試行。并將按照“戶籍與居住地一致優先”原則,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統籌安排“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入學。市教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統籌時,各區縣教育部門可結合實際,借鑒靜安區試點做法來安排學生。實施細則由各區縣教育部門向社會公布。
[相關新聞]
每區選擇兩三所中小學
試點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晨報記者李星言報道“@上海發布”昨天透露,本市開展中小學以校為本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試點,力爭在2—3年內,使一定數量的中小學校改變過于偏重學業成績的教育質量評價方式。今年原則上每個區縣選2—3所中小學作為試點,試點時間一般為兩年。
為推動中小學生減負,2011年起,本市試行《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將學生學習動力指數、學生學業負擔指數、師生關系指數、身心健康指數等納入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不少學校也摸索出獨特的教學與評價經驗。
據悉,本市此次試點旨在通過綜合各校的具體經驗,形成可推廣借鑒的校本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典型經驗和案例,帶動其他學校完善教育質量的綜合評價和改進提高機制。
參與此次試點的學校將覆蓋不同學段、不同辦學水平。曾參加“綠色指標”測試、PISA測評或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或在以校為本的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礎、有改革創新愿望、能為試點提供相應條件的,將優先考慮作為試點學校。
在試點過程中,學校將從“綠色指標”或國際大型測評項目等中選取若干指標,開展校本化綜合評價實踐,根據教育質量綜合分析報告重點實踐,推動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