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部長姜大明昨日回應了關于日前公布的不動產權證書中“使用期限”是否意味著業主失去所有權的問題。他說,不動產統一登記三月一日實施,證書有權利類別,包括住宅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使用期限欄目是登記土地使用期限,而房屋所有權是沒有期限的,“更好地保護你的不動產權,也使交易更透明。”
“使用期限”無關產權
統一的《不動產權證書》面世后,引起了一些質疑,一些媒體甚至將之稱為“全國業主變房客”。部分律師及業內人士表示,有關“使用期限”的提法有可能造成誤解,“由于是房地合一的《不動產權證書》,因此證書內頁‘使用期限’這一項的出現就顯得欠妥當,因為針對房屋的所有權性質是永久的,出現‘使用期限’的選項則意味著所有權性質暗藏發生變化的可能性。”
對此,國土資源部官方微博“國土之聲”表示,《不動產權證書》上的“使用期限”不是房屋所有權期限,而是土地使用權和海域使用權的期限,房屋所有權本身不存在期限的問題。
國土部稱,產權登記一直有使用期限。在不動產統一登記實施前的分散登記時期,土地登記也有限期,國有土地使用證上就有反映;部分房地合一城市的房地產權證書上也記載了土地使用權期限。
此外,新版《不動產權證書》設置的“使用期限”并非可有可無。一方面,能夠讓權利人以及相關利害關系人清楚了解土地使用權、海域使用權等權利的起止日期,需要續期的,方便權利人及時續期,依法保護合法權利;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交易安全,便于在轉讓或抵押等交易活動中依法保障權益。
打通住房租售循環
另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倪虹昨日在中國政府網接受訪談時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六個方面作為消費新的增長點,其中一個就是穩定住房消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將是2015年住房政策一個重要的導向。
對于北上廣的限購政策會不會改變的問題,倪虹說,中央的政策是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他說,住房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在經濟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作用、需求,社會對其要求,都會有所不同。
倪虹表示,現在有很多家庭要改善住房,需要把原有住房出售或者出租出去,把這個循環打通可以提高社會最終的住房使用率,讓所有的房子都能發揮效益,這是對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的一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