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結束后,第二批地方自貿區掛牌再被提上議事日程。
3月15日,多名消息人士告訴記者,第二批地方自貿區的掛牌時間,應該是在3月下旬以后,節點可能在3月20日前后。
“現在就等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相關方案,流程走完就可以了,相信總體方案也不太可能有大的變動。”一名熟悉自貿區報批流程的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第二批地方自貿區原定于3月1日前掛牌,此后掛牌時間遭推遲。
廣東自貿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將設在商務廳
眼下,廣東自貿區的掛牌前準備工作均已就緒。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東省長朱小丹曾介紹,“只待總體方案批復,(廣東自貿區)即可正式掛牌。”
早報記者從多名廣東官員處了解到,廣東自貿區的管理層目前尚未最終敲定。
按照之前廣東省法制辦公布的廣東自貿區管理辦法送審稿,廣東自貿區將設立三個層級的協調管理體系,從上至下分別是省級領導協調機構、省自貿區管理機構,以及各片區管理機構。
多名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廣東自貿區的領導小組將設立辦公室,以推進具體工作部署,該辦公室將設在廣東省商務廳。
這與福建的架構類似,福建省商務廳廳長黃新鑾出任福建省自貿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負責統籌協調自貿區建設發展工作。
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的管理架構也有調整。
目前,廣州南沙、珠海橫琴均設有管委會,不過它們的轄區并未被全部納入自貿區范疇。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也意味著,南沙和橫琴可能會在原管委會的基礎上,加掛一塊廣東自貿區分片區的牌子。
而前海、蛇口由于原本隸屬于不同的管理機構,它們將組建一個新的片區管委會,但官方目前尚未公布該片區管委會的負責人選。
天津自貿區3大片區設立服務大廳
天津自貿區掛牌同樣也已萬事俱備。
天津《濱海時報》的報道提到,天津自貿區掛牌活動方案已經制定,待掛牌時間和形式明確后,將進一步細化活動方案并精心組織實施。
有天津當地媒體3月15日報道稱,濱海新區從多個方面著手做好自貿區最后準備工作,主要包括:3個片區的行政許可服務大廳新建改造均已經完成,各功能區正在研究推動組建功能區審批局,集中行政審批職權,統一行政審批主體,在濱海新區范圍內全面實現“一顆印章管審批”。完善綜合執法職能,調整優化隊伍結構,理順體制機制。落實《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事項(清單)》,全面推動實施“一本綠卡聚人才”,等等。
澎湃新聞此前曾獨家披露過天津自貿區的管理架構,在天津市層面,設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管委會。中共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天津市長黃興國出任領導小組組長;天津市委副書記王東峰,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等人,出任副組長。
天津自貿區管委會主任由天津市常務副市長段春華出任,2014年底剛從銀監會調任天津副市長的閻慶民,將出任天津自貿區管委會第一副主任。
天津和福建一樣,都強調項目牽引作用。
目前,天津自貿區已聚集招商引資項目308個,即將于自貿區掛牌后落戶,注冊資本近900億元。
上海自貿區管理架構重組,臨港辦事機構將搬離
擴圍后的上海自貿區,同樣把掛牌時間設定在了3月20日前后。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上海自貿區擴區之后,也將重組管理架構。與此同時,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在臨港設立的辦公機構,也將從臨港遷回外高橋。
“最快下周就會開始搬回外高橋基隆路。”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澎湃新聞。
去年3月下旬,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從外高橋基隆路9號搬至臨港新城環湖西一路819號港城大廈。當時官方表態,此舉可以騰出物業空間,緩解外高橋保稅區商務空間資源不足的問題,也可以帶動臨港地區發展。
不過,隨著上海自貿區從原來的28.78平方公里,擴展至約120平方公里,相關辦事機構的調整,也被提上議事日程。
與前述三大自貿區類似,外界普遍認為,福建自貿區同樣將在3月20日前后掛牌。
“四大自貿區差不多同期掛牌,這應該沒什么懸念。”一名消息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