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好多次他說我是很好的媽媽,我教(孩子)課是棒的媽媽,肯定我是個媽媽,但我還是女生的,我是她太太。12年,我沒聽過他說為什么愛我。
李陽:就是說既然都在一起了,還愛什么愛,愛該都掛在嘴邊?
記者:因為你只把她當做一個媽媽,而她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她是你的妻子,她是一個女人,你把她的這一部分自我,如果無視她的存在,只把她當成一個媽媽,她會覺得不被認可。
李陽:對,不完整,所以又強化了當年我那一句話,我跟她在一起為了是做家庭教育的事業。
解說:由于李陽的公司總部在廣州,加上常年在外演講,他每個月只有一兩天的時間待在北京,他甚至不知道妻子女兒的生日。 kim在微博中說自己是一個“準單親媽媽”。
Kim:十二年,每個月一天回來,兩天回來,我覺得在公司打掃的阿姨,每個月碰到他一天兩天,談一談,跟我差不多。
記者:你說,你為這個家庭付出什么了?
李陽:我付出很多。
記者:你能不能跟我說一下,這12年來,來為kim做過的,你認為最讓你最感動的事情是什么?
李陽:我(本來)可以一天都不回家,但我(每年還能)回20天。
kim:老大學校的表演,他沒回來。我聽他朋友說,麗麗你爸爸呢?我老大說,他很忙的。老大說,我會說英語,我不需要我爸爸的幫助,別的小孩需要我爸爸。
記者:坦率地說,你比kim要更自私,在家庭當中。
李陽:應該是這樣,因為我可能會更多的去滿足我事業上的需要,帶給我的一些成就感。
解說:丈夫的這個狀態,讓kim極為無奈,她長期在中國生活,駕照和教師執照都已經過期,生活中的困難和孤獨,讓她越來越希望李陽能更多地回歸家庭,這種矛盾積怨日深。
記者:所以你們倆這次沖突究竟實質是什么?
李陽:我說到頭來是確實,確實她現在的壓力,就是我沒有像她那樣去感受她的壓力,
記者:我看李陽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再溫柔一些,然后無所謂一點,肯定你們倆關系會更好一些?
女:是啊,同意。我叫你,你說很忙的,沒回來的,我肯定脾氣比較高。
李陽:我們彼此很善于激怒對方,已經變成一種游戲了。一個人其實最悲慘的就是,完全被情緒控制。
記者: 你肯定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一個陌生人,大街上的女性。
李陽:那當然的,大街上的女性我沒有理由這樣對她,夫妻之間是很少控制自己,人把最好的一面都留給了別人。
Part .3 施暴者的性格分析
記者:這次事件之后,會有很多外界的評論,我也看到一個人說,說李陽給我一個感覺,他是一個有知識,但是沒有文化的人,這個話會你能接受嗎?
李陽:我應該是修養方面還是很欠缺的人,我很容易被激怒, 就是我還不夠自信。
記者:你在臺上率領幾千個人一塊念的時候,沒有人會覺得你是個不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