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這筆錢后,他打聽到當時國內最頂尖的原創漫畫作家,一個月賺3000多元,聯想到自己歷盡艱辛才發一次稿,他頓時覺得,“漫畫這行不好干啊!”當年底,他又在《少年漫畫》發了8張畫,這一次,“收到稿費400元。”
進階期:帶上女友一起畫
一個月掙4000元
技校讀完后,他讀了3年大專,對于漫畫,他的打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大專畢業那一年,時間是2001年,周洪濱二十二歲。在學校老師的介紹下,他去一家公司實習,工作是畫插畫,“每個月四五百元的實習費,這點錢平時買完早點午餐,就所剩無幾,平常買瓶飲料都不夠。”他意識到不能再這么干下去了,實習期結束后,“我決心靠畫漫畫養活自己,我都這么大了,不能再跟父母要錢。”
漫畫期刊不景氣,該往什么地方投稿?周洪濱環顧四周,無意中發現不少報刊雜志在連載四格漫畫。所謂“四格漫畫”,就是以四個畫面分格來完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創意點子的表現形式。
周洪濱眼前一亮,“這個可以試試。” 他去報刊亭收集信息,看哪個雜志有四格漫畫或插圖,然后記錄下聯系方式和編輯姓名,寄一些自己的作品過去,“對方有興趣就會聯系我,我們再打電話溝通,他需要什么,我就畫什么。”畫了一個月,他悄悄統計收到的稿費,“發現自己還挺賺錢,一個月掙到近四千元,比那幫漫畫刊物上的漫畫家還賺錢。”
“然后我就什么雜志都看,只要覺得適合自己,就去試試。給這里畫一點,給那里畫一點。《漫畫派對》創刊后,我開始給這個雜志投稿,邊連載邊畫插圖。”周洪濱的女友和他一起畫,當兩個人都忙不過來了,周洪濱開始找助手幫忙。
爆發期:武漢遇知音
5年內版稅達到1830萬
2003年,周洪濱的連載漫畫結集出版,印了6萬冊,“我覺得我很幸運,趕上了中國漫畫的復蘇,中國原創漫畫在2002年復蘇,一些漫畫雜志開始完全面對市場,讀者喜歡什么,他們就出什么,而且他們那種幽默風格,算是老少皆宜。”
此時的周洪濱,已經在本土原創漫畫圈子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05年前后,我廣泛撒網,很多新創刊的漫畫雜志,都有我的連載。”但他同時意識到,自己正在畫的幽默漫畫,“不是曾經感動過我的那種漫畫,我希望畫故事加幽默二合一的漫畫,能讓讀者哭,能讓讀者笑的那種漫畫。”
2006年1月,在湖北武漢,一本名為《知音漫客》的漫畫雜志創刊,其辦刊方針是“故事第一、爆笑優先、大眾意識、生活原味。”該刊創始人李靖早就注意到周洪濱,他帶著樣刊專門跑到天津拜訪周洪濱,兩個人聊得十分投機。兩個月后,周洪濱的作品《烈火街球》在《知音漫客》連載。
經過一年多對故事漫畫的摸索,周洪濱和編輯一起總結了經驗,于2007年開始推出《偷星九月天》,講述默默無聞的少年琉星,遇上身世神秘的女盜賊九月,最后引出傳說中的黑月鐵騎、墮天使軍團等諸多力量,陷入了無數愛恨糾葛,為正義、未來而戰斗的成長故事。《偷星九月天》連載后很快獲得讀者追捧,長期占據《知音漫客》人氣漫畫第一名的寶座,一直到今天。
2011年10月27日,我們專程奔赴武漢采訪《知音漫客》總編李靖,并拿到了周洪濱《偷星九月天》版稅支付明細表,該表詳細記錄了周洪濱的真實收入,在2011年度,周洪濱版稅收入高達10848272元;加上此前連載版稅收入,周洪濱收入總計1830萬從生活困頓到千萬富豪,周洪濱僅僅用了5年時間。
擁有財富后,周洪濱的生活迅速發生改觀,助手們再也不用擠在50平米的工作室睡地板了……訪問快結束時,我問周洪濱接下來有什么計劃,他笑容燦爛:“《偷星九月天》完稿后,我要好好休息一下,背個包,到全國各地去玩一玩。”
42歲的張紹民牽著四歲的女兒張九周,準時出現在我們面前。張九周活潑可愛,大眼睛,進了咖啡廳不到三分鐘,就脫外套,甩鞋子,光著腳,在沙發上蹦蹦跳跳,張紹民忙回頭拍拍她的手:“周周,你是自由的,快樂的,但要注意安全啊!”
家貧灶臺借光
識字不多,不懂的跳過去
時光往回退,張紹民4歲時,生活在湖南益陽縣滄水鋪,這個地方古代是滄水驛站,相傳李白的《菩薩蠻》“瞑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即寫于此。
在張紹民的記憶中,故鄉是低矮的群山,稻田,洞庭湖邊。還有聽不完的故事和皮影戲。七八歲,他癡迷于聽村里的老人講民間傳說,常常忘記回家;晚上,去隔壁村看皮影戲,躡手躡足繞到后臺,發現唱皮影戲的老頭餓得打晃,但只要牽引皮影的繩索在手,抿一口白酒,馬上精神抖擻,陶醉其中。
看完皮影戲,他與同村人走散了,慌不擇路,深一腳淺一腳,結果踏進墳場,不到十歲的他,不敢哭也不敢走,大聲干嚎,直到驚動過路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