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說法一:魚吃本地產的。“鮮魚在常溫下的高密度運輸中,存活時間是8小時。很多商家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就會選擇添加孔雀石綠??兹甘G是種工業染料,殺菌效果好又便宜,但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所以最好吃本地的魚,越近越好。”
食品專家點評:有些商販在運輸、售賣過程中,會給魚添加孔雀石綠,但這并不代表本地魚就是安全的。除運輸環節外,一些儲放活魚的魚池或酒店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也會用孔雀石綠進行消毒。
有三種方法可以用肉眼大致辨別出來,一是看魚鱗的創傷處。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后,表面會發綠,嚴重的呈現出青草綠色。燒熟后的魚肉、魚湯甚至是魚骨都有可能發綠;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經過浸泡后的鰭條易著色;三是如果水產品通體色澤發亮,也可能受過孔雀石綠污染。
專家稱,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孔雀石綠是人類致癌物,只能算潛在的隱患。從安全角度說,買冰鮮水產比活的更好。冰鮮魚一般捕撈后就直接加冰保存,避免了運輸途中死亡或發病,更安全。
《內幕》說法二:用水泡不掉蔬菜上的農殘。“種植蔬菜使用最廣泛的有機磷農藥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很難用水泡沒。用鹽水洗的效果也不好,因為氯化鈉能增加有機磷在水中的溶解度?!?/p>
食品專家點評:專家說,僅用水泡確實不易清除農藥殘留,但是用鹽水浸泡更不可取。尤其對于嬌嫩的綠葉菜,鹽水會破壞菜葉的細胞膜,不僅損失營養,還可能讓農殘進入菜中。最好的辦法是用洗滌劑進行清洗;對于葉菜類,可以用稍大的水流沖洗;而“結實”的瓜果可用小刷子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