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回程路上,林凡的妻子想起南磨房屬于朝陽區,掏出手機給朝陽區政府熱線96105打電話,對方說:“你能確定是黑停車,非法收費嗎?”無數次聽到要自己確定黑停車的話,林凡氣得大叫:“我一個普通公民,憑什么知識確定黑停車,你們作為監管部門的政府,能告訴我怎么確定是否黑停車嗎?”
對方稱會轉給相關部門,受理此事。
為了雙管齊下、知道究竟,林凡的妻子給朝陽區政府熱線發了一條微博。這條由“大大羅小小淙”@“朝陽區政府熱線”的微博于6月16日18:01分發出。微博稱:作為一個開車人,就憑一個沒有任何公章的紙片,我憑什么相信他是合法收費人員,我又到哪里去查證他收費合法性。
很快微博被網友回復,遭遇黑停車的網友車友都很痛心,大家“吐槽”最多的是黑停車查實難,無人管。
微博網友“海洋盡頭是瀑布”留言說,審批收費區域歸交通委,查處假收費歸城管,“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微博網友COOLCYNTHIA回復:“我也遭遇過黑停車,打了‘12345’,聯系了城管熱線,平安北京,根本沒用”。
林凡上網一搜,黑停車曝光新聞到處都是:“霄云里8號一個上千平方米的小花園,被人‘開發’利用,停車一天收費10元”、“酒仙橋京客隆北側路上,自行車道竟被劃上停車線成了黑停車場。
黑停車的驚人暴利眾所周知——“成本不足千元就能建一個路邊停車場”,繁華地段可日收至少千元停車費。一些正規停車公司也擅自擴容,私劃黑停車位收費。
然而想要辨別這些停車場“是黑是白”卻異常困難——劃車位“不問資質”,公示牌“印啥都行”,制服發票“輕松購買”,證件就如同林凡遇到的一樣,“隨便一個打印店就能印”,這些原本是停車收費正規與否的識別標志,如今卻真假難辨。那些正規停車場私自“擴容”或是備案過期后仍在收費的,更難被發現。
“朝陽區政府熱線”15分鐘后受理了“大大羅小小淙”的微博。
6月20日,在外出差的林凡接到了96105的電話,稱他所反映的問題轉交給了南磨房地區政府,經查實屬于非法停車,已經讓人去拆停車牌。
微博網友“菜籽畫眉”第一時間去查看了招牌,卻發現依然還在。
“朝陽區政府熱線”微博再次回復微博稱“大大羅小小淙”所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林凡對政府瞬間變了的說法不明所以。
6月29日,準備繼續“較真”的林凡再次接到微博朝陽區政府熱線回復:你所反映的亂收費問題,已向區城管監察大隊反映,回復結果如下:該停車管理公司備案的手續已經過期,隊員當即責令收費人員停止收費并勸離,暫扣票據2本。
微博網友“SOAP-AN”回復,非法停車和備案過期是兩個不同概念,請解釋清楚。“大大羅小小淙”也詢問如何追回自己的29元錢。
然而,這一場看似林凡勝利的拉鋸戰,卻再也沒有人回復。
招牌拆走后沒幾天,在金蟬南里小區居住的微博網友“菜籽畫眉”再次從窗戶外看見這塊招牌又豎在了路口。“菜籽畫眉”給林凡打電話:“那幫人又來了。”
截至發稿時,“菜籽畫眉”發現,招牌又只剩下一根棍兒戳在那,“他們打的是周末游擊戰,周末好收錢,更沒人管。”
來源:工人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