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訪官員曾獲“特等勞動模范”稱號
2007年,陳慶霞帶著兒子去北京上訪。據當事人敘述,帶嶺區信訪辦工作人員楊海峰和夏姓工作人員對他們實施截訪,陳慶霞12歲的兒子宋吉德在混亂中走失,至今下落不明。
記者在伊春市總工會官網查詢到,楊海峰現任帶嶺區總工會主席。
中國青年報記者查閱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官方網站發現,2008年6月25日,伊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楊海峰“伊春市2005至2007年度特等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其當時職位是“帶嶺區信訪辦公室主任”。
此后,陳慶霞的家人多次找到伊春市帶嶺區信訪辦,要求接走陳慶霞,現任信訪辦主任董立杰均以“要經領導批準”為由拒絕。
“新年將至,我姐姐陳慶蘭向政府請求接我妹回家過年,政府堅決不準,我姐姐給他們跪下了也沒有得到準許。”陳慶霞兄長陳慶江說。
對孩子走失,信訪辦是否應負責任?為何陳慶霞得不到“領導準許”離開?這樣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是否合法?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撥通了帶嶺區信訪辦的電話,工作人員稱“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后,便迅速掛斷電話。記者再次致電時,電話已無法接通。
陳慶霞仍未獲自由
1月24日下午,伊春市公安局、帶嶺區公安分局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不了解此事。伊春市公安局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透露,伊春市人民政府已成立調查小組介入調查,但仍未與市公安局溝通。
記者又致電伊春市人民政府、帶嶺區人民政府、伊春市信訪辦公室求證,電話均未被接聽。
隨后,記者輾轉聯系上了伊春市政法委辦公室主任,但對方以“不了解此事”為由拒絕回應,并要求聯系市委宣傳部。記者分別多次致電伊春市及帶嶺區宣傳部,均無人接聽電話。
據中新社報道稱,伊春市帶嶺區宣傳部公開回應此事稱,是對信訪人員的“人文關懷”。
帶嶺區宣傳部稱,陳慶霞以對其丈夫勞動教養不服為由,多次“到市赴省進京非正常上訪”。2007年7月,陳慶霞因打、砸黨政機關、公安、醫院被治安拘留,并對其實施勞動教養—年零六個月。
帶嶺區宣傳部長李楠對媒體稱,勞動教養期滿后陳慶霞家人拒絕接人,無奈之下帶嶺區政府派人將陳慶霞接回,并將其安排在了區養老院。考慮到陳慶霞生活不能自理,帶嶺區“出于人道主義,安排環衛處4名工作人員輪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
伊春市帶嶺區委書記張躍文24日對新華社回應稱:“整件事情已持續10年,當地政府負有責任,必須認賬,要照顧好陳慶霞的衣食住行,依法定責賠償。當務之急是通過警方尋找陳慶霞的孩子,同時對陳慶霞的病情繼續予以治療。”
李楠也對媒體表示,今后將“繼續加大尋找孩子工作力度”,“對于陳慶霞本人病情繼續給予治療”,“繼續對信訪人陳慶霞進行人文關懷”。
陳慶霞的哥哥陳慶江連日來在微博上求助,希望有律師能夠為其妹妹維權。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陳慶霞依然沒有獲得離開的自由。8231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