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辛苦一天 收入不到一百
直到農歷臘月初七,辛苦一年的李秀起才開始在家準備自己的年節。李賀和父親一同收棒子的經歷也正式結束。
李家現有耕地不足3畝,收棒子是這個普通農家二十多年來的主要經濟收入。李賀至今難忘小學暑假時一次與父親同去收棒子的經歷。
“那天早上一睜眼,我就聽見爸爸正開著‘三馬車’出院子。”顧不上穿背心,小李賀就追了出去。快到村口才趕上父親。父親將李賀抱上“三馬車”,脫下自己的背心給兒子套上,自己則打著赤膊。雖是夏天,一大早還是頗有涼意。
“那件背心真大啊。”李賀回憶說,“從脖子一直套到了我的膝蓋!”但長大后的李賀卻并不愿意和同學們講起父親所做的事。即便是在去年大學畢業、應聘成功后,那段不用到崗的日子,和父親一起去“收棒子 ”之初,他也依然擔心遇見昔日的同學。“擔心同學們會想我這個‘優等生’、‘讀書人’,怎么混得不好,成了‘賣苦力’的!” 李賀坦言。
但就是在與父親一起收棒子的第一天,當他生平第一次打量父親的手時,才發現那雙手的骨關節已經粗大變型,每根手指由于用力,指甲附近都裂著深深的口子……
李賀說,父親是個不善于表達感情的人,從不和兒子提起自己的艱辛,更不會對子女說 “我愛你”這樣的話……
“爸爸糶一斤棒子掙兩三分錢。” 李賀告訴記者,父親辛苦一天下來,時常收入不到100元。
和兒子一起收棒子時,有時中午路遠不能回家,李秀起就和李賀每人吃一碗5元的板面。而當自己收棒子時,他則會“干嚼”4元的烙餅。
“父母就是這樣用‘賣苦力’掙來的錢,供我和兩個姐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為了‘讀書人’。”李賀說,“曾經,我整日忙著要成為‘讀書人’,忙得甚至差點兒忘了自己從哪兒來!”
3000多字最牛“炫父”帖
其實在父親李秀起眼里,兒子一直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兩人一起收棒子之初,李賀怕遇見同學,父子兩人雖沒就此交流過,但李秀起心知肚明。而在這個過程中,兒子的變化,李秀起同樣看在眼里。“到后來,遇到他的同學家糶棒子,即便同學本人不在,他也會主動對同學家人介紹自己。”
可如今提起是什么改變了自己對“收棒子”的看法,李賀很難講起什么“標志性”事件。他只是說,和父親一起收棒子使他不再因為工作時自己“灰頭土臉”而臉紅;收棒子回家后,和父親一樣洗洗手臉就趕快填飽轆轆饑腸;現在他看來,靠自己雙手吃飯就值得尊重……
當他回單位培訓時,早一年入職的同事Z哥告訴他,自己今年收入不錯,打算買輛車帶對象轉轉。李賀很自然地向Z哥講起了自己和父親一起收棒子的經歷,并告訴Z哥,要是自己有了錢就先“買斷父親兩年工齡”。
在網帖中,李賀講述了這件事對Z哥帶來的影響。不久前,Z哥又給他專程打來電話,告訴李賀自己的新打算:放棄買車計劃,那筆收入除了留著結婚用之外,都孝敬了爸媽。
正是這件事,讓一向低調的李賀深受觸動,決定高調“炫父”希望通過互聯網影響更多的人。
1月10日晚上10時,躺在床上,他開始用手機寫下和父親一起收棒子的經歷。寫到零時,才告一段落。正準備發至貼吧,突然手機沒電,致使前功盡棄。于是他只得一邊給手機充電一邊重寫。
1月23日凌晨2時,李賀最終還是用手機完成了這個最牛“炫父”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