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罰耗費大量時間
在西湖大道和定安路的交叉口,路口協管員老趙說,以前橫穿路面的人很多很多,這幾天行人變“乖”了,因為都知道要“罰款”了。
“我們在對行人違法進行處罰時,大多數人還是能接受的,但也有不少人會找借口,要求免予處罰,耗費了大量時間。”有民警告訴記者,一些行人采取強硬不理智的對抗,最終導致處罰升級。
3月7日,在杭州西湖大道定安路口,一名女子不聽勸阻闖紅燈。當值交警欲對其進行處罰,她卻對交警拳打腳踢。該女子最終因阻礙民警執行公務被處以治安拘留7天的處罰。
對于這項處罰措施,大部分市民還是持贊成態度,但有部分人認為,處罰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柔性手段或許更有效,比如讓這些違章的行人來擔任一次勸導員。也有人認為,光靠交警嚴管,只是治標不治本;公眾的良好行為,除了需要自身的嚴格自律外,還有賴于外部良好公共環境與秩序的營造。
調整“失調”紅綠燈
嚴重“失調”的紅綠燈,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有報道稱,中河路平海路口的紅燈長達160秒,綠燈只有18秒;浣紗路慶春路口的紅燈160秒,等來的綠燈只有10秒;等等。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研所副所長金向東說,交警部門已經著手對城區嚴重“失調”的紅綠燈進行排查,如果確實存在行人難以過街的情形,將立刻進行整改,充分保障行人的路權。
金向東說,為了保障行人的通行時間,在信號控制系統內,要設置行人最低保障時間,不能讓系統一味地按照機動車的流量設置信號燈時長。目前,杭州的紅燈時長已經設置了最長時長,最長不能超過180秒,這比上海的250秒和深圳的350秒已經縮短不少。
“失調”紅綠燈要逐步調整,還將增設一些交通設施。行人過街按鈕裝置,已在西湖邊南山路一帶安裝使用。
杭州交警部門表示,方便行人過街,同時也要保障機動車通行,他們對行人過街可觸摸按鈕進行了優化,今年計劃在10條重點整治道路的51個路口安裝。
北京將全面治理交通違法行為
對行人違法必糾必管必教育
記者從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了解到,北京將把行人及非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作為交通秩序整治重點,通過糾正、教育、批評和處罰等措施,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現象。
按照《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規定,行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元罰款:違反交通信號、未走人行道或者未按照規定靠路邊行走的;等等。
在整治行動之前,北京市通過完善交通設施、優化交通信號、增設隔離護欄等措施,為行人及非機動車遵規守法出行創造基礎條件。在此基礎上,將采取宣管結合、教育處罰兩手抓模式,深化行人及非機動車的管理整頓力度。
北京市將結合早晚高峰和平峰時段路口流量特點,合理安排每個路口民警、協管員工作。統一為協管員配備小旗、耳麥式喊話器,規范對非機動車、行人管理的喊話用語。交通民警對非機動車、行人違法堅持嚴格管理,做到逢違必糾、必管、必教育。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表示,對于態度蠻橫、拒不服從糾正,有妨礙民警執行公務甚至是襲警行為的違法人員,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嚴格進行處理。
此外,北京市交管部門還將開展宣傳咨詢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倡導交通文明、摒棄交通陋習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