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為市文廣新局
“冀寶齋博物館沒有在河北省文物局注冊,沒有走過手續,不是正式注冊的博物館,他們自己弄個牌子就招呼起來了。”張立方說:“民間博物館正常應在河北省文物局做展品的登記,說明文物合法來源等。”
“現在是他們自己在弄,他們自己在造勢,自己在編故事呢。”張立方說。
記者在冀寶齋博物館辦公室看到了由冀州市民政局2011年8月25日為其頒發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法定代表人是王宗泉,業務主管單位是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冀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局長張慶振說,冀寶齋博物館建設的時候就沒有冀州市文化部門的手續。2007年建成以后,他們要該局按照在民政局登記注冊的要求為其提供補辦手續。
張慶振表示:“為其補辦手續時就只是做了一個初審,即有場地,有藏品。”
追訪:“一年三四千學生來參觀”
在冀寶齋博物館大門上,記者看到,赫然掛著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衡水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級3A旅游景區等牌子。地方官員也表示,該博物館是一張地方文化名片。
魏英俊說:“我們弘揚民族文化,傳承人類文明,是該博物館獲此殊榮的原因,近一年內有三四千學生前來參觀,接受教育。”
那么這些牌子是否是真實的?記者10日分別致電河北省科技廳、共青團河北省委、河北省旅游局核實,他們確認冀寶齋博物館是河北省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和國家級3A景區。目前他們正在開展核查當時評選材料等工作。
共青團河北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頒發牌子時,是地方推薦的,并沒有到實地去過,只是覺得這是個給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的場所。
河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審批程序首先是市科技局推薦,然后組織專家評審、考察,然而評委中就沒有搞文物的,都是搞科學的,專家去了就是聽介紹,對展品的真假沒有鑒別能力。專家的評價角度有問題,只是想把瓷器的制造技術和工藝進行科普。
河北省文物局已經要求當地相關部門對媒體所報道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并將調查結果于12日之前上報。有關部門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冀州市10日下午通報稱,由冀州市文廣新局會同相關部門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對媒體關注的問題和質疑展開調查。在此期間,冀寶齋博物館閉館進行整頓,摘除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所有授予的牌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