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18件鎮館之寶>>>
1.金蟬玉葉
2.廣陵王璽金印
3.徐渭《雜花圖卷》
4.利馬竇《坤輿萬國全圖》
5.沈壽繡品《耶穌像》
6.金獸
7.透雕人獸鳥玉飾件
8.青瓷神獸尊
9.銀鏤玉衣
10.人面獸面組合紋玉琮
11.金觀音菩薩立像
12.鎏金喇嘛塔一組
13.錯銀銅牛燈
14.青花壽山福海紋瓷爐
15.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
16.錯金銀重絡銅壺
17.竹林七賢磚畫
18.釉里紅歲寒三友梅瓶
布展故事
展館設計成玉琮形狀
體現良渚文化和金鑲玉獨特設計
特展館就位于南京博物院老大殿西側,是一棟外方內圓的建筑。改擴建工程中,博物院由原來的歷史館、藝術館擴建成為6個展館,特展館就是新建的4座建筑之一,總建筑面積超過8萬平方米。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告訴記者,特展館的造型設計有三層考慮。一是體現江蘇文明,所以在外形上,選擇來自于約5000年前,長三角地區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玉琮的圓形,而良渚文化遺址在江蘇境內有多處分布,“將特展館設計成玉琮形狀,是為了彰顯江蘇地域文明。第二,建筑的‘外方’結構是棕黃色的,‘內圓’結構則是米色的。因此,這也是比較明顯的‘金鑲玉’設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貴與純潔,體現這座建筑中展品的非凡身份?!暗谌?,也是為了和博物院中心建筑——老大殿,相協調?!饼徚颊f,南京博物院重新開放后,觀眾會發現,新建建筑,都不會高于南京博物院老大殿,“都要從屬于老大殿這個杰出的民國建筑。顏色風格與老大殿相配?!睂脮r,整個南京博物院建筑群將形成兩條中軸線,一條是從中山東路大門——老大殿,另一條則是從新建的特展館到藝術館,形成了傳統和現代的并存。
金器進出倉庫要先“稱體重”
連打光燈一盞都要上萬元
布展過程向來是博物院“機密”的工作,但昨天南博院的工作人員也透露了部分細節。一件件文物走出守衛森嚴的倉庫,來到展廳中呈現在大家面前。其中的布展環節可謂是重中之重。特展館中琳瑯滿目的金器更是如此。以清乾隆“觀音立像”為例。它要經過特別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布展。此外,出庫、退庫都是要經過稱重。因為金是一種貴金屬,但質地較軟,容易磨損。
稱重完成后,金像從庫房到展廳,沿途由安保人員押運,運輸和其他珍貴文物一樣?!澳憧次沂稚系膶χv機,一有文物出庫,我們就會通知保安,到庫房門口集合,然后一路護送到展廳?!敝虚g是布展人員推著手推車,兩名高大的保安左右護送。
金像抵達展館后,展館的環境也要有相應要求?!敖鸨容^耐氧化,所以玻璃窗里面不是密封的,但密封器很強?!边@位負責人說,金器文物對燈光、溫度有要求。管理裝了恒溫恒濕機,每盞燈都是進口,每盞燈一萬多元。
展覽結束后退庫也要稱重,“如果重量不吻合,就要找我算賬了?!苯鸱鹫关撠熑诵χf。
十八件鎮館之寶輪流獨享大廳
本報2007年曾參與評選
上面所說的清宮展品、金器都在特展館大樓的二、三層,而一樓大廳也有精彩可看。龔良院長告訴記者,在一樓大廳正面展廳是“雙城記”主題展,首個與觀眾見面的是來自英國埃塞克斯郡的文物。左側廳是兒童體驗室,孩子們可以進行模擬的考古挖掘。右側廳則是國寶廳?!澳暇┎┪镌?8件鎮館之寶,將輪流展出,每次只展出一件。”2007年,南京博物院攜手《揚子晚報》,開設專欄介紹藏品并采取短信及網上投票,并組織專家和各界人士研討,從40余萬件館藏文物中選出18件“鎮館之寶”。
市民們參觀時還能看到乾隆年間制作的藍釉粉彩轉心瓶。外瓶繪著彩云、山崖、板橋等景致,內膽繪著乾隆打獵時的場景。內膽旋轉時,仿佛大隊人馬穿行在山間,氣勢非凡。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