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因素導致或致事故
除了可能遭遇雙車車禍外,成都資深自駕游領隊喬秀峰說,另有三大不利因素也可能是導致該事故的原因。
第一是高原反應。喬秀峰的團隊在對小雪山的路線進行勘查的時候,就發現這里的海拔是在3900米左右。“這樣的海拔對于長期生活在成都平原的人而言,是有風險的。”喬秀峰說,如果長途旅行帶來了嚴重疲勞,或者感冒,都會加重高原反應,這即使是有過高原駕駛經驗的司機都必須注意的。
第二是暗冰導致車輛打滑。“他們去的時候,已經很接近路面結冰的時候。”喬秀峰說,小雪山其實并不小,這個名字只是相對于與之鄰近的大雪山而言。每年10月下旬到次年2月開春,道路上都有暗冰和積雪的狀況,在結冰情況嚴重的時候,需要用鐵鏈防滑。
第三是行程太緊。就涂希和宋學兵的行程表來看,全程7天,去程6天,回程只有一天。在10月6日早上11點時,他們曾給同學打電話,當時還在亞丁到鄉城的路上。照這樣的分析,如果要按期完成旅程。不能排除為趕時間車速過快,加上彎多路險又不熟悉情況,導致險情的發生。
行駛山路應特別注意
通過山路:山路一側靠山,另一側為懸崖或河流,路面窄,彎道多,山洞多,視野有限,對面來車不易預先發現。此時應選擇道路中間或靠山的一面行駛,轉彎時應牢記“減速、鳴笛、靠右行”的要領,隨時注意對面來車和路況。
通過溝渠:車輛跨越淺溝應低速慢行,并斜向交叉進入,使一輪跨離溝渠,同軸的另一輪進溝。跨越較深的溝渠,應用一擋通過,車輛如有全驅動裝置應將其啟動。進入溝底時應加大油門使車輪快速爬上溝頂。
通過溪谷和溝壑:溝壑一般由流水沖刷而成,應選擇適當的位置通過。通過前應先停車觀察,然后低速接近,到達岸邊時,應以剎車控制車輪緩慢進入溪谷,讓前輪同時落到谷底,隨后加速到正常行駛速度,在前輪接觸對岸時加大油門爬上坡頂。
通過陡坡:遇到陡坡應及時正確判斷坡道情況,根據車輛爬坡能力提前換中速擋或低速擋。要保持車輛有足夠動力,切不可等車輛慣性消失后再換擋,以防停車或后溜。如被迫停車,應在停穩后再起步,以免損壞機件甚至造成事故。萬一換擋未果造成車輛熄火后溜,不要慌張,應立即使用腳剎和手剎將車停住(千萬不要踩離合器踏板)。下坡時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和腳制動控制車速,切忌空擋滑行。
自駕游都應該注意什么?
對汽車進行全方位檢測。在出游之前,無論你工作多么繁忙,都一定要抓緊時間將車送到4S店做個全面的保養和安全檢查,任何僥幸的心理都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和麻煩。以下幾項是出行前檢測時特別要注意的。
1.在著車時檢查發動機燈、氣囊燈、ABS燈、S燈(S鍵關閉時)是否啟亮,如果不啟亮,則要進維修站維修。
2.檢查制動系統:看看制動距離是否正常。如果是舊車跑長途,應計算一下自己上次更換制動片、離合器片的里程,以保證不會因為上述兩片的過度磨損而造成車輛故障。
3.檢查方向系統:檢查是否有方向發抖、發擺、跑偏現象。
4.對機油液面、防凍液液面、變速箱油液面、轉向助力油液面、剎車油液面進行檢查,通過觀察車輛部件外觀以及車下的地面,看看是否有油或液的泄漏。
5.對雨刷、輪胎、后視鏡等外部設備進行檢查。特別應注意輪胎氣壓,輪胎氣壓過低易造成高速行駛時的爆胎事故。
6.凡是電子控制燃油噴射發動機的車輛,添加汽油時要千萬注意,最好選擇大中型加油站,劣質汽油易對發動機造成損害。記者朱瑞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