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作人員表示,辦事處有專門負責攝像頭管理的監控室,所攝錄的錄像也都保管在這里。任何人想要看到錄像,必須由公安部門的工作人員從監控室調用才行。
對于這一說法,在紫竹院街道辦事處附近的雙榆樹街道辦事處、海淀街道辦事處都予以證實。這些街道的轄區內,都有一定的治安類攝像頭。
公司有權設置攝像頭嗎?
海淀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說,對于攝像頭的日常管理,各街道的辦法都有一些區別,但維護治安、保護隱私是共同點。
公司以實驗目的設置的攝像頭,是否侵犯了市民隱私呢?非政府部門的公司有權設置攝像頭嗎?
公安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對北青報記者表示,由于該地點是公共場所,就在大街上,對于這類攝像頭的設置在審批時有明確的使用目的的表述。公司使用錄像必須按照其所承諾的目的來使用。
他介紹,除了政府部門設置攝像頭,很多便利店、餐館和商店的門口也為了秩序需要而設置攝像頭,這些攝像頭也起到了協助其所在街道治安監控的作用,必要時司法部門也會前去調取。不過,不管是誰安置攝像頭,安置的一方都必須承擔保密錄像的義務。
他說,為了保護市民隱私,一些特殊場所的監控錄像的管理尤為嚴格,比如銀行的錄像是絕對不能隨意流出的。
文/本報記者 孟妍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線索提供/劉先生
新聞背景
看地段識攝像頭
本報訊(記者 孟妍 楊柳 劉曉玲)看到葡萄串一樣的攝像頭后,不少市民最初都以為跟交通部門或公安部門有關。北青報記者詢問得知,不同政府部門,由于對攝像頭的功能需求不同,地理位置也各不相同。
海淀區交通支隊的工作人員表示,看了該處攝像頭的位置可以斷定,“葡萄串”肯定不是交通隊設立的。這名工作人員解釋稱,交通支隊的攝像頭為了監測交通路況,一般都會設置在路口處,因為路口是交通信息最集中的地區。而“葡萄串”所在的位置在路段內,因此肯定不是交通隊設立的。
同樣,“葡萄串”不是公安部門設置的,公安海淀分局的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安局只負責社區內的攝像頭安裝,路邊的攝像頭只會由兩個部門設置,一個是街道辦事處,一個是交管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