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意識需從小開始培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高中生的發明并非成熟的項目、產品,而是一種思路,讓人們看到了解決難題的曙光;更有意思的則是他們的創新過程。安吉拉·張說:“我對癌癥著了迷,一定要揭開其中之謎?!碧├铡ね栠d甚至還曾經在自己家的簡易實驗室里,以極其低廉的材料制作出一個核試驗反應堆。
熊丙奇指出,如果我們的名校不再以分數論英雄,而是傾向吸收像安吉拉·張這樣的學生,那么,就會逐漸在家長、學生中營造出一種創新的氛圍。一個人具備創新意識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從小開始培養。昨天的創新論壇上,來自上海財經大學的大學生創業者車林一番演講,引起了轟動。車林創辦了大學生手機報和點星網,目前已經擁有50萬大學生客戶和100萬元的利潤,但他在演講中說的則是另一個故事:“創業之初,我們獲得了‘天使基金’30萬元的資助,但因為管理不善,30萬元血本無歸……我曾經啃過幾個月的饅頭……創業的成功要以失敗開始……”也許,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我們的大學生創新活動,該多一點這樣的故事,少一點項目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