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
不讓181個孩子的“家”散了
“一直到臨走,父親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學校里那群無父無母的孩子。”馬樂說,“父親一直念叨:‘我這一走,要是沒人管他們了,可咋辦?’”
馬守政一遍遍地向馬樂交代每個孩子的情況,哪些孩子快生日了,哪些孩子要做身體檢查了,還有哪些孩子得按時吃藥……
馬樂含淚答應父親,不管怎樣,都不會讓這181個孩子的“家”散了。
9月12日,在辦完父親的葬禮后,馬樂立刻投入學校的工作當中,全權負責181名孤兒的學習和生活。
“爺爺是不是再也不會回來了?”13歲的銀銀含著淚問道。看到孩子們對父親的懷念,馬樂不斷告訴自己:再難也要堅持下去。
自從2009年前往澳大利亞工作,幾年來馬樂先后匯給父親約130萬元用于學校建設和孤兒教育,可看到學校的資金缺口,馬樂還是嚇了一跳。
“幫助孤兒,一方面靠的是政府補助,另一方面靠的是謝崗實驗學校的盈利資金。”馬樂說,按照每名孤兒一年的教育和生活費用共6000元來算,181個人就是100多萬元。可是,如今辭去工作的馬樂已無其他收入來源。
無奈之下,馬樂只能頻頻地往返于北京、鄭州、唐河間,一方面為患病孤兒聯絡醫院,一方面向相關慈善協會為181名孤兒申請愛心援助。
“馬守政去世后,他的兒子突然接手工作,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包括資金方面的壓力。”唐河縣民政局一徐姓副局長說,現在當地相關部門對該校十分重視,正在努力協調,計劃把這些孩子納入城市居民低保范圍。
心愿
誰能救救
這名患心臟病的孤兒
接手工作僅有一個多月的馬樂,已經對181名孤兒的情況了如指掌:
今年13歲的銀銀,現就讀于正昌兒童福利學校六年級一班。2002年,一場火災使她全身重度燒傷,一只耳朵沒了,頭上只有一點皮膚,僅長出一綹頭發,一雙小手嚴重變形,只剩下右手的小半截食指和小半截中指能活動。馬樂說,路人都不敢多看她一眼,他想盡可能讓銀銀恢復漂亮容顏。
今年12歲的夢飛,現就讀于正昌兒童福利學校六年級二班,由于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剛出生就被父母拋棄。后來,一位好心的李老漢收養了她。在她5歲那年,不幸再次降臨,夢飛的養父李老漢突然因急病去世。村上鄰居掩埋了李老漢,卻又無法收養小夢飛,她跪在養父的墳前哭個不停。
今年11歲的馬昭,現就讀于正昌兒童福利學校三年級二班,父母雙亡后跟著爺爺生活,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馬昭在街頭流浪時被馬守政領到正昌兒童福利學校。如今,馬昭急需進行心臟病手術,可是因為病情復雜,必須去北京接受治療,再加上資金短缺,只能一拖再拖。
“我會靠自己的努力照顧這群孩子,可是如今的我力量實在有限。我能不能發一聲請求,‘誰能給昭昭治病’?”馬樂哽咽了,他說,為了孩子,他拜托各位好心人了。(河南商報見習記者徐方方/文 馬樂/供圖)
實習編輯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