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號剛踏上月球表面,六輪著地
昨晚9點11分嫦娥三號成功著陸在了月球西經19.5度,北緯44.1度的虹灣以東區域。隨即按計劃開展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的各項準備工作,11點45分,地面科技人員對兩器分離,也就是著陸器和巡器分離的實施條件。包括著陸點的環境參數我、設備狀況、太陽入射角度等等進行了最終的檢查確認。最后向嫦娥三號發送指令兩器分離開始,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之中心,飛控大廳的屏幕上當時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是靜靜的立在月面之上,太陽翼呈展開狀態非常漂亮。玉兔號巡視器,也就是我們的月球車落在著陸器頂部,同時展開太陽翼,伸出桅桿。在今天的3點10分,在指揮中心就傳來了巡視器移動至轉移機構條件確認的指令。這個就意味著巡視器開始向轉移機構緩慢的移動,在4點06分,隨著巡視器移動到位的口號傳來,轉移機構正常解鎖,托舉著巡視器是輕輕展開降落,接觸月面,并在著陸器于月面之間搭起了一家斜梯。隨后,玉兔號沿著斜梯是款款而下,在4點35分,玉兔號踏上了月球,在月面上印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跡,著陸器相機監視相機也完整的記錄下了這一過程,并及時的將照片傳回了地面。
按照計劃,已經踏上月球表面的玉兔號月球車,將在今天晚上11:30左右,和著陸器互相拍照,在月球上合影留念。那這其中有哪些難點、看點?未來它又將在月球如何"大展身手"?
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表示,玉兔號的最大速度是每小時200米,和有些人想象中月球車要在月面上"縱橫馳騁"完全不同。
孫澤洲:巡視器的移動速度比大家的期望值肯定是要慢,得非常慢非常慢的行走,原因就是因為它是在一個非結構化的表面上運動,這個路面是什么樣的不清楚的,更強調的是越障能力和通過性。
因為著陸器巨大身影的遮擋,玉兔剛剛踏上月球的那幾步其實是處在地月通信的盲點,它要獨自面對爬坡、越障等種種困難,速度慢也可以理解。孫澤洲透露,包括國外的火星探測器在行走過程中,速度都不會很快。同時,嫦娥三號的科學任務,也要求它邊走邊看,邊走變探。特別是今天上午,月球車很可能只會繞著著陸器慢慢走一小圈。
孫澤洲:上午釋放了那我們就從這個方向繞著著陸器大概要走一圈,因為這個方向有光照我能夠成像。我并不追求很高的一個速度,追求速度的代價會很大的。走一走,它還要停下來還要探測,比如停到這來,機械臂投放、接近到月面然后再進行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