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戶籍改革7年要邁過“三道坎” 特大城市仍嚴控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戶籍制度改革在三個方面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上還沒有解決。“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確實是一塊硬骨頭”。
黃明說,一是戶籍上附著的利益較多,需要逐步剝離。戶籍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并不復雜,核心的問題在于許多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政策與戶籍掛鉤,而且形成的時間久,涉及的領域多,協調的難度大,需要配套改革、協力攻堅。
二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城市之間的差別較大,需要合理引導。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市和東部城市資源優勢明顯,吸引大量流動人口聚集。這些城市普遍人口增長與資源、環境矛盾加劇,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城市病”問題比較嚴重,承載壓力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很大,但產業支撐和公共服務功能還需要一個發育的過程,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不足。這就需要加強政策引導、產業引導和觀念引導,加快產業布局調整,加快發展中小城市,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增強中小城市產業承接能力,以就業帶動促進人口集聚,引導人口就地就近轉移就業,逐步實現人口的合理均衡分布。
三是各類群體的訴求不同,需要統籌兼顧。戶籍制度改革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各類群體高度期待且訴求多元,需要充分尊重并統籌兼顧好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分類分步有序推進,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據新華社
觀察
2020年新型戶籍制度之路怎么走?
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規范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但是“北上廣”和中小城鎮等不同類型的城市的戶籍改革之路怎么走?多位專家認為,“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恰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兩條腿”,必須協調統一、同步推進。
北京等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仍將“嚴格控制”
12月14日閉幕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各類城市的城鎮化路徑,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開放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有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中小城市戶籍有望很快放開,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落戶政策可能將進一步收緊。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此背景下,公安部提出的“新型戶籍制度”也賦予了諸多條件。比如“新型戶籍制度”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將是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
同時,戶籍改革依然明確“分類實施”的原則,國家層面提出的是總體要求,再由各地制定不同細則,而制定細則將依據“不同地區資源環境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戰略策劃部副主任鄭明媚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現在北、上、廣等特大城市無法再集聚和承載更多的人口,“城市病”也越來越突出,譬如日趨嚴重的霧霾問題等,因此,在放開中小城市落戶限制的同時,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