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坐上恩人的公交車
12月16日,萬華到位于九龍坡區楊家坪的公司總部辦事,然后坐車回家。
他坐上一輛由重醫附一院開往魚洞的310路公交車,在靠駕駛室的位置坐下來。
駕駛這輛公交車的司機引起了他的注意:大大的耳朵、挺挺的鼻子、瘦削的臉龐……
“請乘客們往里邊走?!北M管駕駛員說的是普通話,但和藹的語氣讓萬華很是熟悉。
為了不打擾駕駛員開車,也為了多觀察一會兒,萬華決定到了魚洞再問他。
車子抵達魚洞終點站。
“師傅,請問你今年7月份,是不是在魚洞車渡碼頭邊救了一個娃兒?”萬華問。
“對啊,你是?”
“我是娃兒的爸爸,哎,當天事發突然,我連句感謝都沒說,太對不起你了。你知道不嘛,這幾個月,我一直都在找你啊?!比f華說完這話,突然有些哽咽了。
兩家要變成朋友常來常往
“事發后,我連著好幾天都到車渡碼頭找你,啷個就是找不著呢?”萬華握著陳安品的手說。
陳安品道出了再也沒去的主要原因。
事發當天,他把孩子從湍急的江水里撈出來時就發現,這個車渡碼頭對于前來游玩的人來說暗藏危險。
“我仔細觀察,孩子之所以落水,是因為踢到了石梯里面的地錨,這個地錨是輪船靠岸時拴纜繩用的,當時水漲得很高,地錨已經淹沒在水里了?!标惏财氛f。
他還注意到,這個車渡碼頭的公路直達河灘,路沿沒有欄桿,“長期在這里耍的人可能曉得,偶爾來的,要是一腳踩虛了,很容易摔下河灘?!标惏财氛f,妻子也覺得這里很危險,從那以后,他們散步再也沒有來過車渡碼頭。
“幺兒,快點喊陳叔叔!”昨天送來錦旗時,面對幾個月前救起孩子的恩人,萬華一個勁地讓兒子喊人。
5歲的涵涵對當天發生的事情還能記起,“阿姨,就是這位叔叔把我救起來的。”涵涵拉住陳安品的手,對記者說。
接過萬華送來的錦旗,陳安品語重心長地說:“今后不管去哪兒,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娃兒,要真的出了啥子事情,后悔就晚了?!?/p>
雙方交換了電話號碼,他們都說,兩家都住在魚洞濱江路附近,今后要變成好朋友,經常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