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養了家畜還種了菜。
不能倒,要堅持
“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我不能倒,不能病,我要堅持,要讓孩子有個依靠,孩子是娘心頭的一塊肉啊!”沒讀過書的蔡三連選擇了微笑面對一切。
照顧兩個病兒,對于一個農村婦女來說,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生計。
雖然有其他幾個孩子掙錢,可他們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又相繼下崗,生活也不寬裕。基于這樣的考慮,蔡三連除了每天照顧病兒的生活起居,還種了菜,養了豬、雞,平時賣點小菜、打點零。
“大熱天我五點就起來燒水給他們喝,冬天是六點半左右燒火給他們烘。晚上沒有九十點都想不到休息。兩個兒子想什么時候吃才吃,經常是飯熱了又熱。我要等他們先吃,有時候只剩下些鍋巴,我就用開水泡一下湊合一頓。”辛苦忙碌中,轉眼30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蔡三連干起活來常常力不從心。
這邊剛消停,那邊又出狀況
“忍著,還是要堅持,總歸是自己的孩子啊!”如果單是身體累點,蔡三連也許覺得不算什么,可兩個兒子的病情特殊,生活不能自理,一個情緒容易激動,一個自閉,往往這邊剛消停,那邊又出現了狀況。
“孩子發病的時候,我心里最難過,既擔心會出什么事,又怕吵到鄰居。”老人告訴記者,每每看到兒子捶打自己,往地上扔東西,又唱又罵,她只好一邊小聲勸慰一邊偷偷抹眼淚。等兒子的情緒平靜了,她又幫他洗臉洗手整理衣服,默默收拾亂糟糟的屋子。
這樣的一幕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有時候發生在半夜,她就一夜不能睡覺。
“我走了,孩子怎么辦?”
“我小兒子在上海,經常打電話回家問,媽,還好不?我說,好哎,你莫牽掛我。我自己苦點沒關系,不能讓其他孩子也跟著受苦啊。”34年來,蔡三連把所有的辛酸硬生生咽下肚,好在,其他幾個子女雖然生活并不寬裕,但都隔三差五出力幫忙照顧家里。
“沒錢給孩子治好病,我這個當媽的對不住他們。只要我還活著,我就要管好他們。只要他們好好的,吃再多的苦,我都無所謂。”30多年來,蔡三連從未出過遠門,她要時刻監護兩個病兒,生怕他們有什么閃失。其他幾個兒女想接她去住幾天享點福,可是她誰家都不去。
2012年,老人患上了白內障,要到安慶去免費做復明手術,家里由大兒子照看著。就那么幾天時間,她日夜牽掛,老是催醫生快點讓她回家,“我就是怕兩個孩子沒照顧好。”
周邊的鄰居和居委會對蔡三連的遭遇十分同情,平常只要能幫的,都盡量幫助她,這讓老人十分感激。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如今,老人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身后事,“其他的孩子生活上也都困難,將來我走了,這兩個孩子怎么辦?”老人表情沉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