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7日 (美國東部時間2月26日),百度公布了201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數據顯示,百度第四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95.23億元,同比增長50.3%;2013年度總營收為人民幣319.4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43.2%。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全年,百度研發投入達人民幣41.07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78.2%,占全年總營收的比例接近13%,2012年這一比例為10%,百度在研發方面不斷加大投入,成為一家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
技術創新取得突破
2013年,百度多項創新技術取得突破,如人臉搜索、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它們在帶給用戶無盡想象空間的同時,更彰顯著百度在移動互聯時代的想象力與思維態度。如今,百度已經擁有業界領先的人臉檢測、特征點定位、性別判斷、身份識別以及大規模人臉檢索等常規的人臉識別技術。并且,很大一部分已經被廣泛用于圖像搜索、貼吧、百度知心、百度框、云相冊、媒體云等重要產品線上。
同時,百度的圖像識別技術也已成功產品化,如憑借趣味性和無窮創意走紅網絡的百度“實物翻譯”,用戶只需打開實物翻譯功能,對著物體拍張照,軟件就能迅速識別并翻譯成英文。百度翻譯憑借實物翻譯功能受到用戶歡迎,成為一款同類軟件根本無從模仿的應用,這不僅是百度在交互模式領域的一次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探索,更顯示其背后的巨額科研投入的努力。
提到語音識別技術,百度在經歷了摸索期之后同樣迎來了開花、結果,其語音識別準確率已經超越競爭對手。不僅如此,在“2013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還宣布向開發者免費開放整個語音識別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聽得懂人類語言背后隱藏意圖的“大腦神經系統”。
建立IDL研究院
除此之外,百度在2013年更是將Deep Learning提到核心技術創新地位,建立公司歷史上第一個研究院IDL(Institute of 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研究院)。在全球范圍內,目前除斯坦福大學等高校研究機構外,唯有百度、IBM、谷歌、微軟四家企業設立了專門研究機構,形成深度學習研究的第一陣營。
通過IDL,2013年百度在多個前瞻性科研項目上取得豐碩果實。比如,自然場景OCR,其作用是在自然場景拍攝的圖像中準確檢測并識別出其中的文字內容,它在信息搜索、地理位置信息服務、文字翻譯、盲人輔助閱讀、圖像標注、人機交互等眾多場合下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百度的技術基因和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一直是其至關重要的競爭優勢,而百度的目標更是成為未來全球的創新中心。為此,百度也正在大力吸引和培養創新科技人才。如前不久啟動的“少帥計劃”,旨在甄選和培養30歲以下的優秀人才。入選“少帥計劃”的人才不僅能拿到百萬以上的年薪,還將得到李彥宏和IDL杰出科學家的親自指導,并且獲得赴美國硅谷工作的機會。李彥宏曾透露,“少帥計劃”將面向全球范圍招聘,這為百度更為長遠的產品和業務創新提供更為堅實、也更加重要的人才基礎。
“技術驅動型”公司
綜合近幾年的財報數據和市場表現,百度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技術驅動型”公司特征,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比例已經與谷歌、微軟等公司達到同一水平,熱衷于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前瞻性技術上大力投入,并且在技術上已經開始取得一部分成果。
當然,不少投資者更為關心是巨額研發投入能夠帶來收入的增長。對此,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艾麗西亞雅普在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百度戰略強化比較積極,反映出一些重大投資項目已開始產生收益”。2013年Q4財報顯示,百度近兩年大力投入的移動業務,在總營收中占比已超過20%。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分析到:“百度2013年財報里,相比較Q4移動營收占比突破20%這樣吸引眼球的數字,我更注意的是技術研發投入的41.07億元人民幣。所以,我們看到打車軟件補貼戰百度沒有參與,百度的錢哪兒去了?李彥宏的答案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