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門夾住衣物,為何沒有自動打開?
杭州地鐵列車車門、站臺屏蔽門都裝有感應系統,門邊還裝有橡膠條,防止發生卡門的時候,壓傷乘客。既然如此,為何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吳艇解釋說,這些門主要是壓力感應,如果是肢體、包包等部位卡住了,導致感應門不能完全閉合,門就會自動打開,讓人將肢體或者物品移開,如果連續三次開合后,還是沒法完全閉合,感應門會完全打開,列車也不會運行。
不過,吳經理也表示,感應門也不是完全萬無一失,因為像輕、薄材質的衣服和頭發等在車門關閉時會被壓扁,導致車門完全閉合,列車就會開始運行,“今天早上的小朋友衣服就比較輕、薄,容易被卡住。一般地鐵里面都有語音播報,請勿依靠車門,就是防止這些意外。”
救女心切的父母,受到處罰了嗎?
昨天的結果,還是虛驚一場。
吳艇告訴記者,罰單最終沒有開出去:“這是杭州地鐵第一次遇到乘客拉動緊急解鎖裝置,我們考慮到事情也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而孩子還是未成年,只有3歲,父母又救女心切,所以沒有對他們進行處罰。”
不過吳艇說,如果啟動緊急解鎖裝置,導致了地鐵運營安全威脅、地鐵運營事故等嚴重后果,當事者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輕則拘留、重則民事責任。
當然地鐵方面也補充了一句:如果是緊急狀態下,是救命用的,我們不會追究當事者的法律責任。
那么,如果當事者不小心被車門、屏蔽門夾住了,自身因此也受傷了,當事者是否能要求地鐵方面進行賠償呢?對此吳艇表示,以事實為依據,先調節,溝通,意見不一致,走法律途徑。
被車門夾住,怎么處理才最妥當?
什么情況下才能啟動緊急解鎖裝置呢?這在全國各地都是個“頭痛”問題,就這兩年,成都、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鐵都有因緊急解鎖裝置而導致列車事故、列車延誤等問題出現。
而更讓人煩惱的是:“什么時候下才能正確使用解鎖裝置”一直是個討論話題,即使是擁有11條線的上海地鐵,關于這個緊急解鎖裝置,也是一直處于“被誤拉”和“不敢拉”的尷尬中。
由于緊急制動適用范圍一直沒有明確標示,乘客概念一直模糊。當緊急制動按鈕真該派上用場的時候,人們的反應卻又太慢了。
對此,昨天杭港地鐵,則給出了杭州版的標準——救命。
1、一般突發情況,不要隨便啟動。比如只是衣服、包包被車門夾住了,不必驚慌,可以通過緊急解鎖裝置邊上的呼叫按鈕,和司機對話,他會來幫你解決問題。保持冷靜,因為一般杭州地鐵2分鐘一站,即使被夾住了,下一站車門打開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2、涉及到身體、生命安全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啟動解鎖裝置。不管是列車停在站臺上,或者在行駛途中,如果有需要救命的情況,需要馬上停車的前提下,可以使用緊急解鎖裝置。
但是地鐵方面也提出了另外一種情況:如果行駛的列車上有人突發病癥,有生命危險,遇到類似這種情況,首先應該通知列車司機,他能馬上呼叫控制室,控制室馬上通知到下一站的乘務員聯系好120,安排好急救人員。一般列車行駛2分鐘就能安全到達下一站,這時如果啟動緊急解鎖裝置,列車停在隧道中,反而不方便救人。
那些讓人心驚膽戰的一拉
2013年3月28日,成都地鐵2號線上,開往茶店子客運站方向的列車在羊犀立交即將進站時,車上一名10歲左右小男孩突然擅自拉動3車6門緊急解鎖手柄,車門緊急解鎖,導致列車牽引系統被封鎖,車門打開縫隙。
2013年9月2日,廣州地鐵二號線往廣州南站的一趟列車,被一名將行李落在站臺的乘客緊急解鎖拉停,引發一時混亂。
2013年9月8日,深圳地鐵2名乘客在車廂中打架引發部分乘客恐慌,其間多名乘客擅自拉下車門急解鎖裝置導致列車緊急停車,車上3道車門被打開,隨后1名女子被擠落軌道,2名男乘客相繼跳下軌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