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警示范如何用巧力應對突發狀況的發生 (記者劉蔚丹攝)
“如果有人抓住你衣領,用手掌反向擊對方的肘關節,就可以解除這種威脅……”昨日下午,在培訓課上,江岸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副大隊長劉瑋現場演示基本的防身本領。作為特警實戰教官,這是他第一次給一群醫生講課,“學員”是武漢八醫院的百余位醫護人員。
課堂上,劉瑋將近幾年多家醫院內發生的醫護人員被劫持做人質的案件當教案,從各細節逐一講解醫生所應采取的措施。武漢市八醫院副院長甘學軍介紹,此舉是為了讓醫護人員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避免因醫暴受傷害。
甘院長稱,去年,該院發生醫患糾紛幾十起,絕大多數正常解決了,但也有過激的傷醫辱醫事件。盡管醫院要求醫生們面對患者“打不還口,罵不還手”,但若醫生遭遇生命威脅,就必須實施正當防衛。日后,該院還將組織醫護人員分批培訓。
事實上,武漢市八醫院這一做法,在上海等多個城市的醫院早有先例。去年11月,上海多家醫院就集體組織醫護人員培訓跆拳道自衛技巧。無獨有偶,資料顯示,美國加州醫院協會也將自衛防身列入了醫護人員培訓的范圍。
醫生學防身究竟有無必要?據中國醫院協會和中國醫院協會醫療法制專業委員會共同完成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每所醫院平均每年發生的暴力傷醫事件為27次,每年被毆打受傷的醫務人員超過1萬人。去年的“溫嶺殺醫”事件之后,一些醫院開始教醫生防身術。
武漢市八醫院一位受訓醫生告訴記者,平常工作夠忙的了,學防身術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一位患者對此事頗有異議:傷害醫生的人畢竟是少數,為此就去學防身顯得有些“反應過度”,還不如提高醫技,改善服務態度更有效。也有患者稱,真要解決問題,應該是想辦法消除醫患矛盾。
針對這些說法,甘院長回應道:醫護人員學防身,主要是針對極端事件,而非正常就診患者。與此同時,該院也正在對醫護人員進行醫療技術和服務培訓,多路并行緩解醫患矛盾。 (記者胡彩麗 通訊員何妍荔、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