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畸形墓價的背后推手
墓地價格居高不下,墓地暴利早已為人詬病,據媒體在國內多個城市的調查,墓地價格高于商品房是普遍現象。需求者的追捧,不法分子的利欲熏心,商家的蓄意炒作……形成了畸形墓價的背后推手。
據業內人士分析,第一是緊缺,由于土地是不可再生資源,作為安置死人的墓地更是少之又少,客觀上容易造成水漲船高的局面;其次是壟斷,由于墓地只有為數不多的經營者可以得到批準,受利益驅使,墓地價格往往達成的壟斷價位;再者是炒墓,有人把越來越少的墓地資源作為投資,囤貨居奇,待價而沽,活人拿死人的地升值賺錢。
此外,觀念,不少人認為,選擇厚葬老人才是盡孝心,講排場,比面子,豪華墓層出不窮,有的甚至用墓地來炫耀身份和地位。
同樣,記者調查發現,“天價墓地”不過是殯葬行業暴利的冰山一角,同樣暴利的還有追悼會禮廳空調費、早車等加班費、超時等車費、抬尸費、司儀費等名目繁多、形成鏈條的收費項目。
【求解】
加快殯葬改革 告別“墓奴”悲哀
如何告別“墓奴式”的悲哀,從根本上解開“死不起”的困局,讓人“死的其所”?
“殯葬業暴利暴露價格監管漏洞。”專家建議,除了大力引導人們回歸理性,倡導各種綠色環保殯葬方式,政府還應該在控制墓價上下功夫,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用制度嚴厲打擊“墓后黑手”,才能讓人“死得其所”。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表示,要制止不斷攀高的墓地價格,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強化監管,對于墓地的資源,國家絕不能聽之任之。在選地、審批上要監管,在價格方面也應該監管。
云南省殯葬事業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趙成勝表示,為使有限的殯葬土地資源最大程度利用,云南省近年來大力推廣生態節地葬式、加大小型墓地開發比例將成為今后各公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為此,倡導和鼓勵為社會盡可能的提供一些中低端的公墓和綠色生態墓位。
同時,省民政廳加大了對超面積墓、豪華墓等綜合整治力度。“土地面積超過1平方米的,將嚴格按照條例處罰,并進行經濟上的罰款。”今年將繼續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對超面積的豪華公墓查處。
有政協委員建議,對公益性公墓墓葬費,公益性、經營性的各類安葬公墓價格實行政府定價;對經營性公墓墓葬費,經營性骨灰存放格位使用費,告別、追思場地租用費的公墓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除明確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公墓價格,其他公墓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由公墓經營者自主制定價格。有民營資本參與投資的,按民營資本的投資比例可加收不超過10%的利潤。
云南天外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羅珂表示,殯葬業暴利令社會百姓“很受傷”。活得要有尊嚴、死后要有其所,這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
“正視社會對殯葬業暴利的積怨與訴求,加強殯葬業監管,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羅珂建議,“一方面,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將殯葬服務機構真正回歸公益本質,讓漫天要價者失去存在市場;健全價格監管體系,讓殯葬產品實行政府指導價;放開殯葬服務市場,加強行業競爭,通過市場調節擠壓暴利空間;另一方面,必須破除陳舊落后的傳統意識,采取綠色生態的殯葬方式,加強移風易俗。”
“在重招監管高價炒墓的同時,“活著做房奴,死后當墓奴”的現象會有所緩解。”羅珂說。(云南網記者 楊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