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正越來越地吸引著外國人的到來。據統計目前在北京生活的外籍人員中韓國人規模是最大的,他們中大部分都生活在北京的東北四環的望京區域中。據《中國社會發展報》報告2011年的最新數據,北京望京小區常駐韓僑約有3萬人,占該小區總人口五分之一。韓國人在望京地區經營的餐廳、超市、茶館、美容院等超過了500家,望京也因此有了北京“韓國城”之稱。而根據北京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入境北京的外國籍旅客及人數達199萬之多,創下歷史新高。而除了這些出差旅游等在境內短期停留的外籍人員外,根據我國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現居住在北京市并接受普查登記的外籍人員有91128人,北京市的外籍人數也僅次于廣州、上海,位列全國第三。
白巖松:
談到清理這“三非”人員,先不說北京,先說全國的一個數字,你可能感覺它的必要性是何在。從2000年開始一直到現在12年時間,進出中國的人次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現在已經是每年五六千萬人次。我們的窗門大開,因為歡迎天下很多很多的朋友,但是很多“三非”伴隨著合法的人員混雜期間,給中國的治安包括社會的整體環境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大。我們關注這“三非”,這非是非法的非,第一個是非法入鏡,是外國人拿著中國主管機關簽發的有效簽證,他沒有,或者他也沒有合法有效的入鏡證件,或者偷渡或者是闖等等。如何處罰他,一般是罰款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三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還可以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當然要犯罪的話就要追究刑事責任。
非法居留就是你原本該待十天,結果你待到了二十五天,甚至到了二百五十天等等,未在簽證或者居留許可規定的有效停留期內辦理簽證或者居留許可證件的非法行為。也是罰款處理,警告,每多待一天就要處500元的罰款,但是總額不超過5000,或者是三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情節嚴重的要處限期出境。
對不執行公安機關的外國人,在強制其執行決定的同時還有警告或者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也是最后限期出境。
我們看最后的非法工作,你沒有取得在華合法的就業身份,私自從事社會活動獲取勞動報酬的行為,打亂了整個合法的正常市場。如何處理,除了罰款限制出鏡等等,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對于外國人,就是他非法工作的打擊還要治本,就是誰雇用他,我們特別注意,對私自雇傭外國人的單位和個人,在終止其雇用行為的同時可以處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罰款,并且責令其承擔遣送私自雇用的外國人的全部的費用。你單位明知道他是非法的工作,你還允許他工作,你要承擔的責任就更大。
但是我想在打擊和清理“三非”人員的時候,這“三非”既是上限又是下限,上限說的是你當然不能擴大化,只是針對三個非法行為的外國人的清理給擴大化,同時它又是下限,我們不能說天下都是客,睜只眼閉只眼就過去了,對一個法制國家來說同樣是不合適的。其實北京剛剛開始這項工作,在這之前全國外國人待的最多的地方是廣東,廣東針對“三非”人員的清理工作很早之前就開始了,他們有很多經驗,我們去廣東再看一看。
畫面提示:
2009年7月 新聞資料
解說:
2009年7月15日,廣州發生一起非洲裔外籍人員聚集派出所并堵塞交通事件。
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副局長 戚凡科:
7月15號下午3點鐘左右,越秀區公安分局礦泉派出所民警依法在廣園西路唐旗服裝城二樓進行治安檢查時,發現一名外籍男子,正在非法兌換外幣,外籍男子見到民警前來檢查迅速用手擊破檔口的窗戶玻璃,并從窗口往下跳,背部被玻璃刮傷,隨后自行到醫院接受治療,目前傷勢穩定。
解說:
事發后,民警迅速撥打120電話,及時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在這期間陸續有一些非洲裔人員來到礦泉派出所門口聚集,廣州警方隨即組織民警對現場外籍人員進行教育和勸解,圍聚的非洲裔人員逐漸散去。隨著近年來在廣東出入境的外國人數的增多,非法入鏡、非法居留、非法就業的三非外國人員也開始出現,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畫面提示:
2011年3月24日新聞
解說:
今年2月23日珠海邊防支隊獲悉,近期有人將組織一批偷渡入鏡的越南人進入廣東從事非法勞務。
解說:
3月12號,邊防執行官兵在高速公路收費站通道,成功攔截一輛大巴車,當場抓獲涉案人員45名,經過審訊涉案偷渡人員均承認了非法事實。廣東省是中國出入境外國人數最多的地區,通過廣東省出入境的人數也在逐年上升,2007年開始,廣東省公安廳加大對“三非”外國人的治理工作。
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長 申勇強:
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政府的規章,規范了外國人的服務管理工作,2007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出臺加強外國人管理服務方面的意見,是2011年3月份省政府頒布了155號令,《廣東省關于加強外國人管理服務的暫行規定》,這個規定是在全國開創了地方政府對涉外事務立法的先河。
解說:
2007年以前,對于“三非”外國人廣東省已開展專項行動為主,而近年來他們更多是為外國人提供服務。
申勇強:
我省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十個城市建立了106個外國人管理服務站,建立了36個外國人融入社區的示范點,另外我們也通過外國人在廣東的一些商會及時向他們介紹我們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和外國人應該注意的一些事項,促進中外的一些了解和溝通。
解說:
據申勇強介紹,對于“三非”外國人,廣東省目前已經形成了常態化的治理,而近年來,廣東省“三非”外國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少了。
申勇強:
我省近幾年已經將清理“三非”外國人這項工作納入了全警種的一項工作,要求培訓各基層的公安機關派出所,按照出入境牽頭各警種參加區域行動,周邊聯動的常態清查“三非”外國人工作機制。
白巖松:
這幾年在亞運會的前后我經常去廣州,在廣州的時候明顯感覺,現在在廣州的外國朋友是越來越多了,其中黑人朋友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的。其實從表面看你一時間很難區分出誰是合法的在這里居住,包括工作的。這又是“三非”人員,他非法入鏡,非法居留,甚至非法工作。其實在廣州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外國人,當然無利不起早,跟其中相當大的比例在廣東做貿易有很大的關系。比如說以廣東為主要的居住地,再輻射到國內的其他市場進口小商品等等,包括電子產品,比如說運到非洲去,通過這樣去掙錢。但是一個問題在于有的時候他是合法的人員,但是身邊也有很多帶進來的“三非”人員,這給管理以及整個社會治安都帶來很多挑戰,說句實話,清理“三非”人員有的時候并不太容易。比如說,當你知道他有可能是“三非”人員的時候,語言不通,不提供任何的信息,這個時候你想確定他是哪個國家,去找他的大使館或者領事館去做相關工作的時候,一拖就很長時間,你無法送他,因為人家閉嘴,不張嘴,所以不是簡單一個清理“三非”人員就能立即取得非常明顯,和立即全部能夠解決問題的,難度很大。
接下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連線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涉外警務系的教授向黨,向教授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