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速回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走低……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但就業形勢卻有望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為什么經濟增速回落而就業能保持穩定?下半年就業形勢的“變數”又在哪里,應該怎樣應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上半年就業“東邊不亮西邊亮”
一般情況下,經濟增速下行,就業也將隨之出現困難局面。但記者采訪相關部委權威人士獲悉,我國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有望超過去年同期的655萬人,并且呈現出東部保持平穩、中西部增長較快的態勢。
記者調研了解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就業保持平穩。廣州市一位負責人指出,近年來珠三角的“騰籠換鳥”已初見成效,制造業減少了,但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的興起和濃厚的創業氛圍吸納了大量就業,因此就業形勢能夠保持穩定。
“傳統制造業用工減少,但醫療器械、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發展不錯,吸納了很多就業?!碧K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此蘇州就業形勢總體保持平穩,就業人數凈增約10萬人?!?/p>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認為,出口對就業的拉動有一定的滯后效應。今年出口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去年出口增速仍然很快,擴大了上下游產業的就業規模,產能的形成對就業起到了“穩定器”作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中西部新增就業快速增長,這也是我國上半年就業形勢能夠總體保持平穩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位負責人分析,這主要是因為東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正在逐漸向中西部轉移,這不但直接拉動了中西部的用工需求,也帶動了這些地區餐飲、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創造出很多就業崗位。
“投資拉動就業有一定的滯后效應,去年下半年的投資水平處于較高水平,對今年上半年的就業起到了很強的拉動作用。”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分析,“比如貴州、山西,由于有不少新項目上馬,用工需求比較強勁?!?/p>
下半年就業趨緊苗頭已顯現
盡管上半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有望超過去年同期,但經濟增速下行對就業影響的苗頭已經出現。以廣州為例,上半年新增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記者在蘇州市調研了解到,上半年蘇州對一線勞動者需求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20%。蘇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分析,該市經濟對外依存度較高,歐美、日本訂單減少,在這方面的用工需求相應有所減少。
中西部雖然承接了大量東部產業,但不少以出口貿易為主,如果出口持續低迷,難免要裁員。
以河南省為例,富士康、海馬汽車、格力電器等幾個項目其用工總需求就接近60萬人,幾乎可以吸納該省一半的新增農村轉移勞動力。富士康鄭州工廠人力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1月中旬,富士康鄭州工廠的員工總數達到13萬人,并計劃在2012年底入住員工23.4萬人。
“計劃趕不上變化,投資和出口拉動就業的滯后效應總有完結的時候,這些企業難以為繼的話,其帶動的餐飲、娛樂等產業也會相應萎縮。”周天勇說,“我們應該未雨綢繆,做好政策儲備!”
專家認為,上半年就業形勢有望超預期存在“吃老本”的因素,但“大河有水小河滿”,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對就業的影響日趨增大,政府應祭出更多“法寶”,保障這一民生之本。
加強就業服務、扶持中小企業是關鍵
“首先要政府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減少摩擦性失業。”莫榮說。摩擦性失業是指勞動者由于各種因素變化而暫時無法就業的現象。“美國勞動力失業周期大約為9個月,比我國的要短很多。這就要求我國的就業服務機構加強供求雙方的信息對接。”
“同時,也要加強職業教育并提供更多培訓,減少結構性失業?!蹦獦s說。盡管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者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適應、勞動力供給與企業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
根據人社部的統計監測,招工難從沿海向內地蔓延并呈常態化的趨勢更加明顯,技能人才和普工雙短缺的特征更加突出。很多地方的技術工人處于嚴重短缺狀態,僅制造業高級技工的缺口就達400余萬人。
周天勇認為,我國應適時出臺政策,給予小微企業和就業困難群體更多的就業補助,同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
“第三產業最能吸納就業,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只占全體就業人員的35.7%,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周天勇說,“同時,扶持小微企業也是穩定就業的重要手段?!睋袊行∩虡I企業協會統計,中小企業提供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機會。
周天勇建議,我國財政收入近年來增幅很高,在當前情況下,減輕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費是穩定就業最直接、最有效的選擇。
來源:新華網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