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去年11月15日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第一次離京考察是赴改革開放前沿——廣東,此次考察被廣泛解讀為旨在宣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第二次考察即為赴河北阜平訪問貧困戶。
習近平在阜平考察時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
李克強近日在內蒙古考察時說,4億多城市戶籍居民與近9億農民的城鄉差距、東部與中西部的區域差距,是最大、最普遍的差距。“縮小兩大差距、破除雙二元結構,其復雜性、艱巨性是世界上少有的,這根本上要靠發展,靠大家共同努力,并把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改善民生上。”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向新華社記者表示,新一屆中央領導到基層調研,從發達省份廣東開始,再到欠發達地區,直面國內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
“密集的訪貧問苦行程,向社會釋放強烈信號,表明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落實十八大部署、破解均衡發展難題、促進共同富裕的決心。”他說。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認為,領導人深入貧困農村和城市棚戶區考察,表明了中央的態度,有利于促使各級干部更加關注困難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