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中國日報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

    2013-11-06 09:47: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打印文章   發送給我好友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

      制圖:潘旭濤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

      十一屆三中全會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

      十六屆三中全會

    從“三中全會”讀懂中國改革的邏輯

    11月9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次全會上,新一屆領導集體將首次向外界全面闡釋其施政理念和改革路線圖。日前,多名高層領導人已在不同公開場合表示,此次三中全會將提出“綜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

    在這次“空前”的改革之前,中國已經探索了35年的“改革開放”之路。

    這35年,一些歷史性的節點永恒地記載史冊。回顧35年歷程,“三中全會”是觀察中國“后30年”(指中國改革開放之后的年代)偉大變革的一扇窗口,是串起“改革開放”偉大時代的一條主線。

    歷屆三中全會,往往帶有每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烙印,體現出本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施政特點。前瞻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外媒分析認為,習近平、李克強等新一屆領導人所選擇的改革道路,或許將開啟自1992年鄧小平發表著名的“南巡談話”以來,影響最為深遠的中國變革。

    三中全會與它所改變的中國

    縱觀黨的歷史,改革開放以來,歷屆黨的三中全會都承擔著促進經濟發展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決策,多是在三中全會上作出的。可以說,35年來7個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與關鍵詞的變化,折射出黨對于中國經濟現代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發展模式的認識在不斷發展,不斷深入,不斷成熟。

    換句話說,三中全會已成為“改革”的代名詞,是觀察中國“后30年”變革的歷史線索。1978年以來,中國共產黨一共召開過的7次三中全會,“深化改革”始終是貫穿其中的不變主題。這7次三中全會,有5次議題直接是與深化改革相關,2次則和農村改革與發展相關。

    而尤為引人注目的,則是4次關系整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全會,它們分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二屆三中全會、十四屆三中全會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它們都具有綱領性意義和時代性色彩,分別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四個階段,即改革的啟動階段、改革的展開階段、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階段與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階段。

    最常被提及的三中全會,是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揭開了改革開放“新革命”的序幕,成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

    具體來說,這次全會實現了思想路線和重大歷史的撥亂反正,恢復了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傳統,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啟動了農村改革的新進程。這些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志著一個偉大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代的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始形成。

    這一階段,改革的主戰場在農村,改革特點在于逐步擺脫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探索一種全新的體制模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深圳經濟特區則是這個階段改革開放的標簽,中國經濟開始意識到“市場”的力量。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在評價十一屆三中全會時曾說,這次全會的意義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顯示出其偉大。

    中共中央第一個關于改革的決定,則是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次會議,標志著改革開始由農村走向城市和整個經濟領域,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即改革的展開階段。當時,解放思想沖破了“左”的干擾,農村改革取得了突破,然而城市還是原來的那套計劃經濟體制模式,各種弊端不斷凸顯。此時,農村改革的倒逼機制開始發力,迫切要求城市改革。

    這一階段的特征是改革從農村走向城市,中國開始探索從舊的經濟體制轉為新的經濟體制,經濟理論和經濟政策有許多重大突破,現代企業開始萌芽,社會各階層活力空前。

    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則勾勒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自此,“市場”的力量正式成為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強動力,并深刻改變了近20年的中國。

    評價十四屆三中全會,必然要聯系到十四大,必然要聯系到1992年鄧小平的“南巡談話”。自從1978年中國重啟現代化進程以來,中國改革充滿曲折。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末復雜的國內外背景,使得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面臨巨大困難。此時,鄧小平拿出了共產黨人的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在1992年春天發出“中國不改革開放就是死路一條,誰不改革開放誰就下臺”的呼聲。當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論斷,并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而十四屆三中全會則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具體化,中國開始公開推進市場化進程。

    這個階段可以稱為中國改革的第三階段,即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的階段。它始于1992年10月,一直持續了10年時間,直到2002年10月。這一階段的改革力度較大,向縱深發展的勢頭也較強勁。其中,“92派”的崛起、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國企改革、房地產改革等影響深遠,深刻烙印在當代中國改革史上。

    又過10年,即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不僅為此后10年中國的改革與發展勾畫出“藍圖”,同時也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新思路。

    與10年前相比,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已由“建立”改成“完善”。這次全會提出了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內容,要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這是黨的執政理念和發展目標的重大創新,是更加現代、更加人性化的執政理念,標志著最高決策層在國家發展戰略上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個明顯的改變是,2003年以來,中國領導人日益重視社會的發展。在經歷經濟高速發展20年后,中共首次面臨貧富差距、階層分化、社會矛盾集中等現代化轉型難題。中國領導人適時提出了“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的執政目標,以此統一中共上下的執政理念,扭轉單純注重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建設的問題。在發展仍是黨的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如何更好地保護好社會以及社會中的“人”,將是考驗黨執政能力和執政素質的重要課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焦點圖片

    美寵物狗與男童做“雙胞胎”

    王詩齡“強吻”kimi林志穎顯尷尬 曝倆萌娃有愛瞬間

    南京:安徽男子就醫途中 廁所內莫名猝死

    格蘭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廠 特警進廠戒備

    精彩熱圖

    西雙版納:萬人潑水喜迎傣歷新年 歡騰場面蔚為壯觀

    奶茶妹妹與大19歲京東老總最新恩愛照

    西安一公交司機和貨運司機當街廝打 乘客無語了

    中央巡視組海南接訪點 群眾排隊來訪[組圖]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国少妇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天堂中文资源|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最近新中文字幕大全高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天堂а√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日本阿v网站在线观看中文| 在线欧美中文字幕农村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