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扶貧攻堅
建議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國家實施項目地方配套資金比例
四川省集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地震災區、革命老區于一體,“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發達”的基本省情目前還沒有根本改變,是西部人口最多、扶貧任務最重的省份。四川是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關于民族地區和貧困地區國家實施項目地方配套資金比例的建議》表明,目前,我省178個扶貧任務縣僅有67個縣200萬人納入集中連片政策扶貧范圍,還有111個縣400萬人尚未納入,建議拓寬國家扶貧政策扶貧范圍。懇請國家在加大藏區、秦巴、烏蒙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支持的同時,適當擴大扶貧政策覆蓋面,重視解決非國定片區縣扶貧開發問題,將更多的貧困人口納入扶貧政策扶持范圍。懇請國家及相關部委按照政策,取消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市(州)、縣兩級政府投資配套,并適當降低省級配套投資比例,提高中央投資比例標準。
帶動西部地區發展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
建議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
《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提出將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深化內陸開放的試驗區、統籌城鄉發展的示范區和長江上游生態安全的保障區,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關于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的建議》表明,懇請盡快出臺將成渝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政策拓展到成渝經濟區全域的意見,懇請國家支持將成渝經濟區四川部分納入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使統籌城鄉這項國家層面的重大改革試點,從成都、重慶試驗區拓展到成渝經濟區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地理條件的其他地區,以加快成渝經濟區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和國家統籌城鄉發展示范區建設,更好、更全面地為全國各地統籌城鄉發展探索做法、提供經驗。懇請盡快批復《成渝經濟區成都城市群發展規劃》和《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發展規劃》。
構筑長江黃河上游堅實的生態屏障
建議將川西藏區納入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
川西藏區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屬我國長江、黃河源頭,是《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確定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生態區位重要,是長江、黃河流域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區內森林、草原和濕地等生態系統,在水源涵養、水資源補給、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域氣候調節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關于將川西藏區納入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的建議》表明,2011年11月,國務院決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并確定了試驗區的主要范圍、基本功能、發展目標、建設重點和主要措施,全面推進綜合實驗區生態保護、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發展。川西藏區毗鄰青海三江源,是長江、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之一,也是“中華水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川西藏區與青海三江源一樣,是我國淡水資源重要補給地。建議將川西藏區整體納入“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范圍,建立打破行政區劃界限的“大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全面實施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的相應政策,進行同等的政策資金支持,從根本上構筑起長江、黃河上游堅實的生態屏障。(記者 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