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西沁縣認真貫徹落實“五五”戰略,以“六條路徑”建設為統攬,以 “打造全國一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集聚區”為目標,“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創建碩果累累,全縣有機基地面積達到12萬畝,認證有機基地面積突破9萬畝,在全國37個有機認證示范縣中獨領風騷。
沁縣是天然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區域,被專家稱為優質農作物生長的黃金地帶。縣域內水資源極為豐富,自然生態良好,沒有任何污染和污染源。此外,天然的丘陵區,1300多平方公里的“一圪垯好土”,形成了有機生產的自然緩沖帶,發展有機農業具備天造地設的自然條件。經具有國際公信力的亞太500強PONY譜尼測試連續3年對該縣158個區域的水土氣的跟蹤檢測,指標全部符合有機基地標準。
為推進 “全國一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沁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實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認證法規要求全面推進,探索形成了有機農業園區化管理、公司化運營、市場化運作、品牌化銷售的“四化”運行模式,建立了組織領導、誠信保障、執法監管、技術支撐、市場流通、品牌推介、政策保障“七大推進體系”,并具體從把“打造全國一流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產業集聚區”納入了國家創建序列,成立全省第一家“有機產業博士工作站”等方面重抓落實,取得實效。
目前,在沁州黃有機農業產業示范園區項目建設上,積極引導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集中入園,先后有潞寶金和生億只肉雞屠宰加工、500萬噸飼料加工、沁州黃醋業萬噸小米陳醋加工等16家企業、2個博士工作站、21個項目在園區聚集,形成了產品多元、鏈條互補、集群發展的園區產業體系。在園區集聚效應下,該縣有機基地建設遍地開花,全縣有機基地總面積達到12萬畝,認證有機基地面積91291.75畝,其中沁州黃谷子58976.5畝,汾酒一號高粱20481畝,優質玉米10679.55畝,蔬菜等產品1154.7畝,沁州黃小米主產地的次村鄉整區域實現了有機轉換認證。新店、故縣、段柳3個鄉鎮認證面積分別超過了2萬畝。全縣認證品種涉及糧食、蔬菜、林產品、茶產品、酒產品5大類共34個,在全國37個有機認證示范縣中認證面積最大、認證品種最多。(記者李家鳴 通訊員 申虎峰 馬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