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風貌建筑、價廉物美的工藝服飾、馥郁芳香的中國茗茶……這些具有東門特色的元素從深圳大運會開幕以來吸引了一批批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和運動員流連其中。記者昨日從羅湖區東門街道獲悉,截至8月23日,東門步行街已累計接待大運會運動員和國際友人超過10000人次,日均人流量達70萬人次,高峰期逼近100萬人次。
作為第26屆大運會的官方推薦購物點,東門街道在大運會開幕前對東門步行街進行了全面的環境提升、市政設施完善和片區產業升級,提升商業圈的公共交通、服務保障、治安秩序和產品質量等,通過消費者提供時尚、休閑、整潔、有序的購物環境打造獨具特色的“深圳商業名片”。
大運會期間,在組委會的安排和交通部門的支持下,東門從每天上午9:40至晚上20:30開通每小時一班次的大運村至東門步行街往返專用巴士。東門街道在統一設置服務U站的基礎上,特別增設了巴士接送停靠點咨詢接待中心,安排精通外語的志愿者為運動員提供觀光導購和物品寄存服務,極大地方便了運動員的休閑采購。與此同時,東門天虹、茂業、白馬服裝批發市場的大小商家也積極分享大運會帶來的商機,不僅搞起了“迎大運促銷”、“購物贈小禮品”等,而且培訓銷售員突破“語言關”、聘請兼職外語翻譯擔當導購。
據東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羅志威介紹,從大運會開幕至8月23日,東門步行街已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和運動員超過10000人次。尤其在8月13日和22日,東門步行街高峰期日均人流量逼近100萬人次。
記者在東門商 業街看到,最吸引各國運動員和賓客眼球的,是別有中國特色的工藝品、服飾、茗茶以及風貌建筑。
DIPIER是比利時隊的田徑教練。在他眼里東門步行街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這里“地方小商品多價格也不貴,而且很安全。”他購買了不少木質小梳子和小飾品帶回去送給親朋好友以及犒勞運動員。
肯尼亞游泳運動員GITARI是第一次到深圳。在東門,老街廣場的世紀鐘、青銅浮雕的“東門墟市圖”、仿古的嶺南建筑群,以及大運吉祥物“優優”的精彩表演,讓他的眼球收獲了賽場之外的驚喜。
大運開賽以來,深圳天氣炎熱。但這并沒有影響運動員和賓客在賽后的觀光購物的熱情。8月17日,一名蒙古籍男運動員在東門步行街流連忘返,不僅傾空了“荷包”還錯過了最后一趟返回大運村的末班車。他找到服務U站求助。正在那里檢查工作的東門街道黨辦主任黃楚宇當即攔下一部的士車,并私人資助100元車費助其返村。臨別時,這名蒙古運動員連聲道謝并翹起大拇指說:“深圳人,夠朋友!”
在東門街道各服務U站的留言冊上,自大運會開幕以來,已有2000多名外國運動員和賓客簽名留念,或寫下他們在東門觀光購物的美好體驗,稱贊東門是他們參加深圳大運會的最佳購物地。羅志威告訴記者:“這些留言冊的簽名留言累計已達14卷近100米長。大運會后,東門街道將把這些簽名冊送給大運組委會作為紀念。而這些寶貴的意見也是對東門的鞭策和激勵。”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 通訊員 凌墨威)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