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推動三個層面在更高水平上聯動發展。一是全力打好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攻堅戰。要按照國家對濱海新區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升完善總體規劃、城區規劃和功能區規劃,積極引進龍頭項目、高端項目、關聯項目,全面加快各功能區開發建設,盡快建成一批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的產業基地,爭創高端產業聚集區、科技創新領航區、生態文明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和諧社會首善區,努力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要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推進海港、空港、保稅功能向腹地延伸,進一步提升載體功能,增強服務輻射能力,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二是全力推動中心城區全面提升。要進一步優化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和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高端服務業和都市型現代工業,加快小白樓、解放路、南站、文化中心等地區城市主中心和西站地區、天鋼柳林地區兩個綜合性城市副中心建設,推進海河兩岸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等,建成一批高水平稅收超億元樓宇,打造一批現代商業聚集區,建設改造一批特色商業街和社區商業中心,促進中心城區繁榮繁華。三是全力推進各區縣加快發展。要堅持城鄉統籌,加快示范工業園區、農業產業園區和農村居住社區聯動發展,加快示范小城鎮建設,扎實推進農改非、村改居、集體經濟改股份制經濟、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三改一化”試點,培育一批強區強縣強鎮,壯大區縣經濟實力,提高綜合競爭力。
加快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進步在更高水平上取得突破。要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戰略基點和中心環節,全面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推動經濟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驅動轉變。要在掌握核心關鍵技術上下功夫,瞄準科技發展前沿,緊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組織重大科技專項,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努力造就一批優勢支柱產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的知名品牌。要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天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優勢,深化與國家有關部委、院所的合作,探索產學研結合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大力扶持高科技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要在集聚創新人才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國家和我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用良好的政策和環境吸引、激勵和造就人才,加快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使天津成為海內外各類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地。
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推動規劃建設管理在更高水平上全面提升。要以世界一流為目標,著力增強與城市地位相適應的載體功能、服務功能和綜合保障功能,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要深化和落實城市發展戰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強化對外輻射、促進雙城對接、暢通城鄉聯系為重點,高質量完成京秦天津段、塘承等高速公路和地鐵2、3、9號線,建成天津站地下交通樞紐和天津西站綜合交通樞紐,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建設和改造燃氣、供排水等管網設施。要推進城市精細化、網格化、數字化管理,深化“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活動,繼續奮戰300天,深入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全面覆蓋、整體提升,充分體現具有天津鮮明特色的城市格調和建筑風格,使城鄉面貌發生更大變化。要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力度,落實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倒逼機制和長效機制,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低碳、綠色、循環經濟,積極推進生態市建設新的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清水工程,加快建設綠色天津,提高生態文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