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還需多做功課
“這次翻譯不只是直譯或意譯的問題,而是出現了不少值得商榷之處。”周黎明說,自己看完全片都沒發現譯者的名字,猜測可能是發行方請翻譯公司做的字幕。可能在匆匆趕工的情況下,就完成了整個翻譯工作。其實,網上就有大量《悲慘世界》的譯本,翻譯水平都還不錯。“之前就有網友找到我,說可以向發行方提供譯本,他們的譯本比現在的電影翻譯要強。”
在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看來,譯者功課做得不夠,對原著小說不熟,可能就是拿著一本英文字典直接翻譯,導致引發觀眾抱怨。“比如法國大革命中巴黎人民起義,在街上修筑‘街壘’這種著名的防御工事,但片中卻把‘街壘’譯成‘路障’。”他指出,現在的觀眾欣賞水平越來越高,見多識廣,字幕翻譯有一點錯誤就能識別出來,譯者本應更認真才對,但這次翻譯令人失望。
從事過數十部進口大片中文字幕翻譯的賈秀琰認為,《悲慘世界》是經典文學名著,題材非常嚴肅,很考驗譯者的水平,譯者應該尊重原著的風格,翻譯要有文學性,否則會讓人覺得別扭。“我們之前翻譯過《戰馬》、《鐵娘子》這類歷史題材影片,翻譯就要雅一些,同樣一段話要譯得有詩意。”她表示,譯者不能像娛樂片那樣隨意發揮,不能脫離經典譯本中約定俗成的譯法。
進口片翻譯缺專業人士把關
如今,進口片數量越來越多,但中文字幕翻譯水準卻常常失誤,跟目前的字幕翻譯隊伍有無關系?賈秀琰透露,眼下國內進口片字幕翻譯有長影譯制廠、京譯(中影和八一廠)、上影譯制廠三支隊伍,大多由非專職翻譯人員組成。電影字幕翻譯多為具備中英文能力的電影行業相關工作人員,如媒體人、大學老師或者電影公司內部人員,也有個別是專業翻譯。北京從事進口片翻譯的不到十人,沒有新入行的,大都有五年以上的經驗。
“進口片通常譯制時間很短,尤其是分賬大片,一般都是在上映前一個半月拿到劇本和音像素材,再利用20天左右的時間完成翻譯、配音、審核等多個流程,留給翻譯的時間就更短了。”賈秀琰說,她參與了即將在影院公映的《魔境仙蹤》的字幕翻譯,既要提前看原著小說,還要把約定俗成的人名、稱謂逐一弄清楚,工作量不小。
相較之下,進口分賬大片會翻譯得更加嚴謹,因為外國制片方也會派人監督翻譯流程。“我在給迪斯尼翻譯進口大片時,片方有人把關,校對中文翻譯字幕。”賈秀琰說,但像《悲慘世界》這樣買斷版權的進口批片,外國制片方一般不會參與譯制工作。此次電影《悲慘世界》結尾處沒有打上譯制片廠的名稱及翻譯者的姓名。業內人士認為,像這種名著改編的作品,應該需要文學專業人士對翻譯進行更多把關,確保翻譯不失水準,為原著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