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測繪是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地理信息的基礎性、公益性事業,是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是各項開發建設的基礎先行工作,是信息社會的積極推動力量,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也是國家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
5月13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測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1998年至2012年基礎測繪完成情況和基礎測繪服務新疆開發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效。
記者了解到,基礎測繪是建立全國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進行基礎航空基礎航空攝影,獲取基礎地理信息的遙感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影像圖和數字化產品,建立、更新基礎地理信息系統。
基礎測繪成果廣泛應用于政府決策、資源開發利用、災害監測、區域和城鄉規劃建設、水利交通能源管理、公共安全和公共管理、國防軍事等各個行業和領域。
1998年至2012年,自治區基礎測繪實現大突破,根本改變了基礎測繪對新疆開發建設的瓶頸制約。
據發布得悉,自1998年開始組織實施1:1萬基礎測繪至2012年,自治區測繪局以保障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目標,緊緊圍繞新疆開發建設的主戰場,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結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對口援疆工作的實施,根據各地、州、市重點建設項目布局,制定詳細測制計劃。申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在新疆實施基礎航空攝影約64萬平方公里。累計測制1:1萬比例尺地形圖16832幅(每幅圖面積約合25平方公里),成圖面積約42萬平方公里。這些基礎測繪成果及時解決了“引額濟克”工程計劃、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等一些繼續開工建設項目用途的問題 ,為伊犁河谷農田開發、精伊霍鐵路沿線規劃、天山北坡經濟帶土地整理和經濟發展規劃、艾比湖和博斯騰湖生態環境治理、“引塔濟裕”調水工程、準東煤電煤化工基地建設、“西煤東運”開發建設、各地、州、市、縣(市)援疆工程建設和工業園區以及喀什、霍爾果斯特殊經濟區、邊境口岸規劃建設等項目提供了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同時,自2008年開始開展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庫工作,累計入庫約4000幅。
2009年研建了集數據質檢、入庫、管理于一體的自治區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管理系統。目前,正按《國家1:1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整合升級總體方案》進行整合升級。
“十一五期間”,即2006年至2011年,在自治區測繪局積極努力爭取下,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實施了“國家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
這項重大基礎測繪專項工程填補了新疆約75萬平方公里(1896幅)1:5萬地形圖的空白,首次實現了新疆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全覆蓋,為國防建設和邊境穩定、區域規劃、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提供可靠的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據了解,隨著中央加大對新疆的支持力度和全國對口援疆工作的陸續開展,自治區測繪局計劃在今后5年內完成約40萬平方公里必要覆蓋區域的1:1萬比例尺地形圖測制工作,指導地、州、市、縣(市)完成城鎮鄉村大比例尺地形圖測制工作,為新疆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經濟社會信息化建設和完成跨越式發展 和長治久安兩大歷史任務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詩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