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鳳 海納百川
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一期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十年來,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0億元,完成了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訊,通氣、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七通一平”。擁有877公里“三縱四橫”的道路框架,34公里排水管線和42.5公里供水管線,開發區日供水能力達9萬立方米,建成綠化面積約450公頃。兩座110KV的變電站已建成運營,一座220KV變電站已于2010年年底建成。天然氣、通訊等工程已配套完善,能夠滿足開發區內企業的生產、生活要求。已建成的庫容 1000萬立方米的中水回用儲存庫和日處理污水5.5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從根本上解決了入區企業排污難的難題,為建設“綠色生態型開發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的原則,立足開發區實際和企業需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擬投資1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擬投資300萬元設計興建開發區大門;擬投資1800萬元興建企業服務中心一樓多功能影視展覽館工程建設;擬投資1000萬元建造“一縱一橫”精品路段景觀綠化;擬投資1690萬元建設天山路至福洋路段2.6公里通往榮盛集團規劃用地道路硬化工程;擬投資1500萬元完善西區建材園區5公里道路鋪油工程;擬投資77.5萬元建設3公里石油焦片區道路綠化等重點工程。
筑巢引得鳳來棲。不斷完善的發展環境,為開發區的跨越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以海納百川的氣度,吸引著、召喚著新的、越來越多的項目落地生花。目前,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規模以上企業42家,累計入園企業108家。
謀篇布局 放眼萬里
2012年,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把握全局、高瞻遠矚,做出了 “二次創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對總體規劃面積47.97平方公里作了全新的規劃,在多方調研科學決策的基礎上確定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六區、五軸、三環、一中心”的總體規劃結構。
六區,即開發區由西到東分別規劃一二類工業區、特色稠油加工及下游化工區、天然氣下游化工區、芳烴下游化工區等四大工業加工區;沿開發區南部與南疆鐵路并行區域形成物資集散儲運區;開發區中部形成核心生態綠化區,該區域同時作為集石油化工旅游、觀光、展示、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功能區。
五軸,即開發區內東西向的天山路、幸福路、東環路,南北向的長春路、經四路,規劃為開發區的主干道路,依托主干道路形成聯系開發區各功能區的“三橫兩縱”五條主軸線。
三環,即沿外圍形成開發區環狀道路;結合環狀道路形成開發區外圍生態防護林;開發區內部結合天山路、東環路、長春路以及自然溝壑,設置150-200米寬綠化帶,形成開發區內環狀防護隔離綠化帶,綠化帶同時作為開發區內各種管線鋪設的用地。
一中心,即沿東環路中部綜合布置園區公共服務、管理中心。
區域面積的擴展,科學合理的布局,為開發區運作大項目、培育大產業、實現大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舞臺。借助“二次創業”的春風,承載著阿克蘇地委、行署和庫車縣委、政府的重托和期望,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搶抓機遇,振奮精神,堅持“雷厲風行抓落實、因地制宜抓落實、持之以恒抓落實、不遺余力抓落實”工作要求,為打造實力庫車、和諧庫車、大美庫車,共同演繹著一個屬于開發區的“中國夢”。